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9
888

二、簡答題
1.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一般來說,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 略和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于準確地理解和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認知策略因所學知識的類型而有所不同,針對陳述性知 識有復述、精細加工和組織策略,針對程序性知識則有模式再認策略和動作系列學習策略等。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學生有 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和調節策略。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的環境和資源的策略,有助于學生適應環境并調節環境以適應自 己的需要,對學生的動機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學習時間管理、學習環境設置、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
2.(1)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4)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
3.問題解決的共有特點是:(1)目的性。問題解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沒有明確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動不能稱為問題解決;(2)認知性。問題解決是通過 內在的心理加工實現的自動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雖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稱之為問題解決;(3)序列性。問題解決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即認知操 作,如分析、聯想、比較、推論等,僅僅是簡單的記憶提取等單一的認知活動,都不能稱之為問題解決。
4.(1)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2)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 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3)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 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4)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5)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6)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5.(1)加強溝通,促進心理接近;(2)角色互換,形成互相理解的心理氛圍;(3)避免濫用懲罰;(4)適當調整任課教師。
三、材料分析題
1.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告訴我們: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呈現“先快后慢”的趨勢。亮亮違背了遺忘規律,表現在只是上課時認真聽講,考試前臨陣磨 槍,而平時沒有有效地復習,使知識牢固化。對策:要運用遺忘規律,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要注意復習。(1)組織有效的復習。①及時與經常復習相結合;②正確分 配復習時間,集中復習和分散復習相結合;③復習方式多樣化,動員多種感官參與復習;④復習是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擾;⑤復習時要對學過的知識進一步加工, 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形成知識網絡。(2)適當的超額學習。最好的超額學習量是50%。(3)注意腦的健康和用腦衛生。
2.【答案要點】(1)該教師應用的教學方法:①講授法:以教師講解、引導為主;②談話法:教師通過設問,引導學生自己獲得知識。
遵循的教學原則:①直觀性原則:用事例、實物講解;②啟發性原則:啟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③科學性與思考性結合的原則:用“9?11”事件教育學生熱愛和平;④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讓學生聯系教學樓,在教室里找證據等生活實際來學習。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