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9
683

二、簡答題(共5道題,每題5分,共25分)
1.簡述學生學習的特殊性。
2.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時間?
3.先進生有何心理特點?應采取的教育措施有哪些?
4.簡述課程計劃編制應遵循的原則。
5.為使會談富有成效,輔導教師應掌握哪些專門技術?
三、材料分析題(共2道題,每題15分,共30分)
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一位教師在教一年級學生學習“兩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一課時,老師為了讓小朋友們都能夠親身感受和體會到老師教給他們的“比”的方法的可靠性,于是利用一年級學生愛唱愛跳和對比賽等具有獎勵性的活動感興趣的性格特征設計了一個問題情景,下面是這一情景的課堂教學實錄。
老師指定7名女生,3名男生到臺前唱兒歌(女生的聲音明顯大于男生的聲音)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老師:他們唱得好不好?
學生:好!
老師:男生和女生哪個組的聲音大?
學生:女生聲音大!
老師:同學們知不知道為什么女生的聲音大?
學生:女生人多(學生憑直覺感受到)。
老師:是嗎?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學生:(部分學生已經很快說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還有大多數同學在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計算。)
老師:(留給學生思考計算和交流答案的時間,直到絕大多數同學都得出結果,隨后提問。)你們怎么知道是4人的?
學生:比的(學生說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師:大家用比的方法做的對不對?我們一塊來比一下(讓1名男生和1名女生成對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名女生)。
問題:請分析下面教學案例體現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中學,新生開學時都沒有編快慢班,但經過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后,第二學期編了快慢班。
問題:你對該中學的做法有何看法?
四、教學設計題(共1道題,每題35分,共35分)
材料一:
長 城
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wān)蜒(yán)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jiā)峪(yù)關,全長有六千多千米。稱之為萬里長城,真是名副其實。
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千米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 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duǒ)子,垛上有方形的嘹(liào)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 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tún)兵的堡壘(lěi)。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一噸多重。那時候沒有火車、 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dǒu)峭(qiào)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huì),才凝結成這氣 魄雄偉的萬里長城。
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
請在上述三個材料中任選其一,就課堂教學目標及某一教學環節(譬如課堂導入、講授新知識等)進行教學設計。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