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9
683

16.小學生記憶的主要方式是(?。?。
A.動作記憶
B.思維記憶
C.理解記憶
D.形象記憶
17.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質量標準和規格要求稱之為(?。?。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針
C.培養目標
D.教學目標
18.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受到強化,從而在自己身上也產生了類似的強化效果。班杜拉稱這種現象為(?。?/span>
A.自我強化
B.替代強化
C.內部強化
D.負強化
19.布魯納的學習過程的第三個階段是(?。?/span>
A.獲得
B.轉化
C.同化
D.評價
20.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思想、動機的認知,以及對社會關系和對集體組織間關系的認知是(?。?。
A.自我認知
B.社會性認知
C.社會性交往
D.認知方式
21.教學認識的主體是( )。
A.教師
B.教學內容
C.學生
D.教材
22.衡量一個人認識與修養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是(?。?/span>
A.認識
B.情感
C.意志
D.行為
23.皮亞杰認為兒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是在( )。
A.五六歲以前
B.六七歲以前
C.十歲以后
D.十一二歲以前
24.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了遺忘過程與(?。┑年P系。
A.學習過程
B.記憶方法
C.記憶材料
D.時間
25.德育目標確定了培養人的總體規格和要求,但必須落實到( )。
A.德育方法上
B.德育規律上
C.德育內容上
D.德育原則上
26.人身心發展的源泉與動力是(?。?。
A.遺傳
B.環境
C.教育活動
D.個體主觀能動性
27.測驗項目對所測量的屬性或品質的鑒別能力是( )。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度
28.有時為了便于理解知識,學習者也會利用表格幫助掌握知識,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A.精細加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復述策略
D.組織策略
29.現代教育的特征是(?。?/span>
A.生產知識教育
B.科技教育
C.人文教育
D.共產主義思想教育
30.由“雙軌制”向“分支型”學制演變是(?。┑膶W制改革內容。
A.中國
B.美國
C.日本
D.英國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