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沖刺模考試卷及答案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28
790

一、單項選擇題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學記》
B.《論語》
C.《論演說家的培養》
D.《理想國》
2.人的發展的互補性要求教育應該做到( )。
A.相互銜接
B.循序漸進
C.長善救失
D.教學相長
3.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突發性事件(例如化學實驗事故)作出迅速、恰當的處理被稱為“教育機智”。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特點。
A.復雜性
B.示范性
C.創造性
D.長期性
4.“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描述的是( )。
A.適應現象
B.聽覺適應
C.嗅覺刺激
D.味覺刺激
5.班級組織建構的首要原則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則
B.目標一致的原則
C.可接受性原則
D.有利于身心發展的原則
6.心理咨詢的根本目標是( )。
A.解除學生的心理困擾,度過當前危機
B.學會自己獨立處理類似問題
C.建立對咨詢人員的信任
D.學生對咨詢過程的積極參與
7.北京史家胡同小學開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課余時間,少則兩周,多則三四個月,自己研究探索一個專題或完成一部童話作品。此活動的開展體現了( )。
A.循序漸進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直觀性原則
D.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8.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9.實施義務教育( )。
①是國家對人民的義務 ②是學生對家庭的義務
③是家長對國家和社會的義務 ④是公民應盡的一項基本義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現有一個目標(目的),它與當前的狀態之間存在著差別,人們認識到這個差別,就要想出某種辦法采取活動(手段)來減小這個差異。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嘗試錯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