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7.1德育概述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23
715

(三)中學生道德意識行為的發展
中學生道德意識行為的發展,表現在意志行動的水平和言行關系兩個方面。
1.中學生道德意志行動的發展
在正常情況下,中學生的道德意志行動的目的性、自我控制的能力隨年級的增高而提高,初三之后道德意志行動日趨成熟。但中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著個體差異,其關鍵在于教育,在于他們所在班集體是否健全與形成制度,如果教育不力,高中也會產生“亂班”。“亂班”往往影響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水平與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要從初一開始,就要加強“常規”教育,這在中學階段仍有重要意義。
2.中學生言行一致的發展
中學生言行一致問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對言行不一要作具體的分析。言行一致性問題表現在年齡特征上也顯得很復雜。在良好的班集體中,中學生的道德言行可以在初三之后趨于一致,并且動機與效果也可以在那時得到統一;但在教育不力的情況下,中學生說假話或欺騙的習慣,也容易在初三前后形成。因此,改造說謊欺騙的行為在中學階段顯得更為重要。
(四)中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
道德行為是衡量個體是否具有健康的品德心理,是否具有高尚品德的重要標志。同時,道德行為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礎,品德是由眾多的道德行為集合而成的。
研究表明,60%的中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是在初三或初三之前形成的,20%的中學生道德行為習慣是在高中形成的,還有近20%的中學生至高中畢業還未形成良好的或不良的道德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主要是靠練習。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由于加強行為習慣的練習,對每個集體成員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作用。品德不良的學生在良好的班集體中是能得到改造的;形成不良習慣的學生,抓緊教育,適當地改變環境,也不一定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如果形成不良習慣,一旦失去嚴格要求的環境與集體,往往會養成惡習,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德育的主要內容
德育內容具體規定學生發展的政治方向和應掌握的思想觀點與道德規范。它標志著應當培養學生具有哪些品德,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據,是完成德育任務、實現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證。
學校德育內容的確定,主要是依據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務、學生品德發展的年齡特征,以及當前形勢任務和學生品德實際等因素。我國中小學德育的基本內容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指人們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感情或熱愛態度。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具有歷史性,同時也具有階級性,它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和不同的國體國度里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內容。新中國的愛國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對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深切熱愛的情感,是為祖國的獨立、統一、繁榮、富強貢獻自己一切的崇高精神。同時,它也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緊密結合,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愛國主義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巨大內聚力,是全國人民和青少年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品德。
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內容是: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2)教育學生增強國家和民族的意識。
(3)使學生發揚國際主義精神,維護世界和平,要教育學生關心國際形勢,要同世界各國人民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支持與學習,為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爭取人類進步而斗爭。
2.理想教育
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理想教育的基本內容是:
(1)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2)教育學生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
(3)使學生將遠大的理想與個人的學習、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3.集體主義教育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的核心,是區別于一切非無產階級道德的根本標志。在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中國,集體主義是處理社會成員之間以及個人、集體、國家之間關系的根本原則和基本行為準則,它制約著社會主義道德的其他規范和范疇。
集體主義教育的基本內容是:
(1)培養學生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教育學生關心熱愛集體。
(3)培養學生善于在集體中生活和工作的習慣。
4.勞動教育
在社會主義中國人民當家做主,勞動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應以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并以自己的誠實勞動獲取應得的合法的勞動收入,以維持自己及其家庭的生存與發展。
勞動教育的基本內容是:
(1)教育學生認識勞動的偉大意義。
(2)教育學生勤奮學習,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風氣。
(3)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
5.自覺紀律教育
不同社會、不同階級有不同的紀律。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的是自覺紀律。自覺紀律,是建立在個人、集體和國家利益基本一致以及人們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和充分認識到遵守紀律的基礎上的,是依靠人們內在信念維持的、獨立的、主動的、自覺自愿遵守的紀律,是同志式的、團結互助的紀律,也是真正嚴格的鐵的紀律,它是社會生產和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社會主義學校紀律既是學校順利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和保證,又是培養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條件和方面。
自覺紀律教育的基本內容是:
(1)提高學生對自由與紀律的認識。
(2)教育學生嚴格執行紀律要求,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
6.民主和法制教育
從根本上說,資產階級民主是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社會主義為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將把民主推向新的歷史高度。民主和法制不可分。法制通常理解為法律和制度。社會主義法制是包括立法、司法、守法三方面的統一體。社會主義法制體現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調節人們之間的關系,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制裁和打擊各種危害社會的行為。
民主和法制教育的基本內容是:
(1)培養學生的民主思想和參與意識。
(2)要求學生掌握法律常識,嚴格遵紀守法。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7.1德育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