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基礎知識》模考卷六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3-12
30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道題目,每道題目2分,共50分)
1、 現代教學的技術是教學的( )。
A.主要手段
B.輔助手段
C.中心手段
D.內在手段
2、 下列教師促成的紀律屬于結構創設的是( )。
A.規定限制
B.理解
C.協助
D.同情
3、 李小林私拿水果攤上的一只蘋果,經同學揭舉,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老師問道:“李小林,你私拿別人的東西,這已經是第幾次了?”李小林低著頭回答:“第五次了。”“你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曉得不對,就是……就是有時忍不住。”教師應從( )人手對李小林進行教育。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4、 維果斯基提出“教學應走在發展前面”的含義是( )。
A.提前講授下一階段才能掌握的內容
B.教學可以不考慮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
C.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創造最近發展區
D.根據學生現有的水平進行教學
5、 關于問題情境與問題解決關系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問題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B.問題情境中的刺激模式與個人知識結構是否接近對問題解決沒有影響
C.問題情境中事物的空間安排與問題解決沒有關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問題解決
6、 人們常說“教育有法而教無定法”,這反映教師勞動具有( )。
A.連續性特點
B.創造性特點
C.長期性特點
D.示范性特點
7、 學生已有了“哺乳動物”的觀念,現在來學習“鯨”這種動物,屬于( )。
A.上位學習
B.并列結合學習
C.相關類屬學習
D.派生類屬學習
8、“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這句話體現的課程理念是( )。
A.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收獲
B.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
C.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D.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9、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 )。
A.傳授知識
B.開發智力
C.教書育人
D.為人師表
10、 在下列主張中。比較準確地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是( )。
A.學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開而弗達
D.溫故而知新
11、 理想和空想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但都屬于( )。
A.世界觀
B.形象思維
C.想象
D.表象
12、 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這體現了教育( )。
A.可以改變人口質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數量
C.可以調整人口結構
D.可以制約人口遷移
13、 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稱之為( )。
A.課堂管理
B.課堂紀律
C.課堂規范
D.課堂控制
14、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斷自我認識和反思的能力是(
A.教學設計能力
B.教學組織能力
C.教學決策能力
D.教學監控能力
15、 狹義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國民教育制度
B.社會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學校教育制度
16、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是( )。
A.華生
B.馬斯洛
C.霍爾
D.杜威
17、 學校實施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教學活動
B.社會活動
C.課外、校外活動
D.共青團少先隊活動
18、 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是( )。
A.共同的奮斗目標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級內部的矛盾斗爭
D.共同的活動
19、 把兩個及其兩個年級以上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輪流交替進行。在一節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
A.分層教學
B.合作學習
C.小班教學
D.復式教學
20、 對殘疾兒童的教育要依據( )的特征進行。
A.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B.兒童身心發展的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
C.兒童身心發展的統一性
D.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移動端訪問:北京2015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基礎知識》模考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