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3
481

四、材料分析題
[答案要點]這種現象的存在有著諸多原因。
(1)長期文化傳統的影響。作為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人們較為重視給予兒童足夠的文化知識,至于其他方面則可忽視。
(2)家長的功利需要。由于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十分普遍。許多家長過早地為孩子選擇職業定向,學習一技之長,希望孩子能夠在人才競爭中取勝。而作為幼兒教育目標當中一些基本的內涵則被忽視和削弱了,如幼兒的人格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審美素質的提高等。
(3)應試教育的壓力。由于升大學競爭和就業競爭的現實性矛盾,學校教育陷入應試教育的模式當中,而這種競爭也已經廣泛深入地影響到幼兒教育階段。在社會上風行的“零歲方案”、“神童方案”等,無不反映出應試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影響。正因為上述原因,家長和幼教機構難以擺脫這種短視的教育做法,表現為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重智力培養輕人格因素培養等錯誤傾向。一些幼兒園迫于家長的壓力或經濟利益的驅動,辦起了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特長班,干擾和影響了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貫徹實施。
幼兒體、智、德、美各個方面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系,“特色園”、“興趣班”的做法常常只注重幼兒的某一方面發展,盲目攀比,拔苗助長,如果利用不好會壓制幼兒的正常發展,無視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最終造成幼兒思維、個性發展的扭曲,與人們愿望適得其反。
五、活動設計題
大班語言活動—照片的故事
[設計意圖]
拍照和欣賞照片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件事情。幼兒自己的照片直接來源于其生活,是他熟悉的、親身經歷的,適合于講述活動。但這種講述對于幼兒來說并不是記憶的簡單再現,而是需要孩子將看到的信息重新組合,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用現在的知識經驗去創造性地講述。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以及語言領域的發展目標,利用照片發展孩子詳細、條理、完整地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能力,啟發他們通過觀察,捕捉靜態的視圖傳遞的動態信息,并能較好地運用語言描述,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另外,攝影是一種文化藝術活動,在引導幼兒講述的過程中讓幼兒感受照片本身所蘊涵的價值,恰當地融入藝術和社會領域的內容,對孩子來說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活動目標]
1.運用連貫、完整并且富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語言講述照片的內容。
2.感受照片所表現內容的多樣性。
3.體驗與人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的照片:示范講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兒園活動的照片、三張有益于幼兒經驗拓展的照片,如幼兒園運動會照片、《喜洋洋與灰太狼》照片、劉翔比賽的照片。
2.幼兒準備自己的照片2~3張,課前請家長和孩子共同交流、回憶有關照片的內容。
3.布置照片展覽會。
4.自制一本相冊。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組織幼兒參觀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內容
1.提出參觀的要求:“參觀的時候,請你找一找哪張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講一講你的照片上有誰,是在什么地方拍的,當時你的心情怎么樣。”
2.幼兒參觀,同伴間互相講述,教師了解幼兒講述的大致情況,給予個別幼兒恰當的指導。二、教師示范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師示范講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講述的要點以及講述的條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照片里有誰?
(2)我和誰在什么時候去了什么地方?
(3)做了一件什么事?玩的怎么樣?
三、啟發、引導幼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各類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現的不同內容,體驗大膽講述、與人交流的樂趣
1.個別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師:“誰愿意去選一張自己的照片,并將照片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講述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經驗遷移,講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喜洋洋與灰太狼》節目的劇照。
(2)幼兒園運動會照片。
(3)劉翔比賽的照片。
4.自選照片,再次與同伴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類整理,制作班級相冊,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導幼兒對照片進行歸類、整理。
“每一張照片不僅能講述一個好聽的故事,還能幫助我們記住一件事情,每一張照片都很珍貴,我們應該將它保存好。”請幼兒按照片拍攝的地點歸類、整理。
2.制作班級相冊,分享活動的快樂。
師:“這些照片裝在一起,再加個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冊了,這是我們的班級相冊,我們還會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們還要繼續講照片的故事。”
五、活動延伸
繼續收集照片,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由講述。
[活動反思]
兇為此次活動的選材來源于孩子的生活經驗,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得非常積極和投入,師幼互動也非常活躍、有效。幼兒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語言活動中的示范模仿十分重要,老師的示范講述引發了幼兒濃厚的講述興趣,讓幼兒感受和理解了故事的要素和結構,幼兒在講述過程中能潛移默化地運用。活動中不是單純運用教師的示范,而更重要的是幼兒的示范,因為作為身邊小伙伴的示范更容易讓幼兒接受。借助同伴的示范講述進一步開闊了幼兒的思路,讓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根據《綱要》的要求: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樂趣,活動一開始將幼兒帶來的照片布置展覽出來,為幼兒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給了幼兒充分講述、與同伴交流的自由,使他們快樂的情緒得到宣泄,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經驗、情感、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活動中幼幼互動、師幼互動,充分體現了“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在分類整理的過程中,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幫助幼兒展示和保存活動成果,共享的快樂體驗為此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延伸活動將照片豐富到語言區,便于幼兒隨時講述,照片的故事依然繼續。
移動端訪問:2012年全國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