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模擬試卷(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28
707

三、論述題
1.【答案要點】學前教育機構的出現,促進了學前教育理論的產生,使學前教育學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對此作出巨大貢獻的教育 家是德國的福祿倍爾,他撰寫了《人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學》等著作,他的學前教育思想影響了整個歐洲及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的幼兒教育。
(1)他指出學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它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前途。
(2)他指出學前教育要全面。因為社會發展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而學前教育也只有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此,他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對“成長著的兒童給予全面的關心”,“為兒童的全面發展進行全面的引導”。
(3)他指出學前教育要遵循兒童的自然。他批判地繼承了夸美紐斯提出的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以及裴斯泰洛齊提出的只有適當的教育“才能使人成為人”的思想,指出在教育過程中,要使幼兒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必須遵循兒童的自然、遵循兒童成長發展的規律。
(4)他指出學前教育要注意游戲化。福祿倍爾認識到活動對于兒童的成熟、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有重大價值。
(5)他指出要加強對學前兒童的指導。福祿倍爾認為要使游戲等活動充分發揮教育兒童的作用,教師就必須對兒童的活動進行指導。教育兒童是一個師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應根據教育原理,為兒童設計、安排許多不同的活動。
2.【答案要點】
(1)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主要蘊含了兩方面的含義:第一,教師作為管理者具有自主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第二,幼兒作為學習者具有主體地位。
(2)整體性原則。
幼兒園班級管理應是面向全體幼兒并涉及班內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3)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指教師在管理過程中不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是要以多種形式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民主、平等的對待幼兒,與幼兒共同展開有益的活動。(4)高效性原則。
高效性原則也可以理解為靈活性原則,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盡可能地使幼兒獲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發展。
以上四原則間的關系:主體性、整體性原則主要涉及管理思想,參與性和高效性原則主要涉及管理方法,四者關系密切、不可分割。
四、材料分析題
【答案要點】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 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總則里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發 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組織與實施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又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 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園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從家庭環境進入迥然不同的集體環境的新人園幼兒來說,家園合作的 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1)家園合作有利于家長資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長發展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特有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與經濟 關系,使這種教育具有感染性、長期性和針對性,教育內容復雜豐富且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同時,幼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可謂是人才濟濟,是幼兒園得天獨厚的 教育資源。讓家長用各自的專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可以使他們深層次地了解幼兒園、了解幼兒教育。
(2)家園配合一致,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教師、家長均作為孩子的教育者,是對幼兒實施促進發展教育的主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 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家長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幼兒教育的任務。”幼兒園要發揮主導作用,要充 分重視并主動做好家園銜接工作,使幼兒園與家長在教育思想、原則、方法等方面取得統一認識,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園雙方配合一致,促進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
目前,家園合作還存在一些誤區。一是認為教師是專業教育工作者,而家長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長認為自己忙,沒有時間參與幼兒園教育工作;三是教師只 在知識上要求家長配合,家長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寫字、做算術題、背英語單詞;四是認為家長與老師“各司其職”,在家歸家長管,在幼兒園歸老師管。這造成了教 師與家長的教育觀念、方法的脫節,直接影響到幼兒園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兩位教師的觀點正是否認了幼兒園與家庭的緊密伙伴關系,否定了幼兒教 師、家長均為幼兒的教育主體,其觀點是片面的、錯誤的。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模擬試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