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9
829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洛克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后天。
2.C【解析】附屬內驅力是指個體為獲得長者的贊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
3.B【解析】內發論認為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
4.D【解析】愛勞動的習慣是一種行為規范,題干體現了行為規范的遷移。
5.A【解析】個體在早期的發展中受社會的影響還不是很大,因此,更多地體現了自然屬性。
6.B【解析】連鎖學習是指學習聯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刺激-反應動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應動作聯結。體操正是如此。
7.D【解析】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
8.C【解析】智力是由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組成的,其中思維力是核心。
9.C【解析】這些都是學習遷移,是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10.C【解析】符號學習不僅包括詞匯學習,也包括非語言符號的學習。
11.D【解析】如果教學不按一定順序,雜亂無章地進行,學生就會陷入紊亂而沒有收獲。
12.A【解析】題干是對形成性評價的闡釋。
13.D【解析】學生的學習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來規定的。
14.C【解析】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可以從多個維度對事物進行歸類。
15.C【解析】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有差別地教學。
16.A【解析】教師對學生的批評越多,學生學習越被動,成績越差。
17.A【解析】明代以后規定八股文為科舉考試的固定格式。
18.B【解析】題干符合聯合群體的內涵。
19.A【解析】基礎型課程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基礎學力。
20.c【解析】學校可在日常教學中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21.B【解析】依據經驗或直覺選擇解法的方式叫啟發式。
22.A【解析】《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所有人才都應該做到“四有”、“兩愛”和“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
23.B【解析】教育民主化是對教育專制性、等級化和特權化的否定。
24.B【解析】題干是對總結性評價內涵的解釋。
25.B【解析】教師對學生思想的認可度越高,學生學習越主動,成績越好。
26.B【解析】課文是教科書的主體部分。
27.A【解析】在教學中評價一些不易量化的行為表現和技能性的成績時,最好使用觀察法。
28.B【解析】筆試是考核、測定成績的基本方法。
29.C【解析】題干是對形成價值觀念的解釋。
30.D【解析】集體是群體發展的最高階段,成員的共同活動不僅對每個成員有個人意義,而且還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