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沖刺模考試卷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22
590

二、簡答題
1.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包括:(1)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2)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①人的發展是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教育要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必須通過德、智、體、美諸方面教育的全面發展才能實現;②任何一種教育教學活動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圍內完成德、智、體、美諸方面教育的任務,任何一方面的發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聯系、共同促進的。(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我國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
2.在班集體建設中最關鍵的因素是目標和規范。(1)集體目標的形成。集體目標制約著群體的心理,它的確立對于集體的形成和鞏固起著關鍵的作用。形成集體目標主要有兩個方法:①直接以完成學習任務為目標的方法;②間接過渡的方法。(2)規范和輿論。①規范:群體規范是群體中每個成員必須遵守的已經確立的思想、行為和評價標準。它有三個重要的心理功能:群體支柱的功能、評價標準的功能、行為導向的功能。②遵從:個人遵從有三種方式:服從、認同和內化。③建立積極規范的方法:組織全班學生討論,班干部以身作則,要避免形成消極的非正式規范。群體規范強大的動力功能主要通過輿論發揮出來。小學生中的輿論主要受教師的導向。(3)內聚力。群體內聚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群體成員對群體的信奉程度,此外還有以下幾方面:①成員對群體目標的認同度;②群體的領導方式;③群體內部的目標結構和獎勵方式;④外部影響。(4)心理氣氛和士氣。氣氛指群體中占優勢的態度和情感的綜合表現。士氣指在完成任務時的工作精神。影響士氣的因素有:①對群體目標的贊同;②對活動的滿意度;③群體領導方式;④和諧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