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08
1463

5.【答案要點】組織班級活動通常要遵循目的性、針對性、多樣性、易操作性、創造性、整體性六個原則。
(1)目的性原則。開展班級活動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在于促
進班集體奮斗目標的實現。因此,組織和指導班級活動一定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要寓教育于活動中,寓學習于活動中,最大限度地發揮班級活動的作用,不能盲目地為搞活動而活動。
(2)針對性原則。班級活動的開展要有針對性,針對性越強,收效越大。這種針對一是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需要。二是要針對班級里實際存在的問題。三是要針對社會上對學生有影響的現象開展班級活動。
(3)多樣性原則。多樣性是指在開展班級活動時內容、形式、組織方式要多種多樣。堅持多
樣性的原則,一是為了適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二是為了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
(4)易操作性原則。班級活動與社會中開展的大型活動不同,它受班級學生的精力、經驗以及現有條件的限制,因此要注意易操作性,根據本班、本校、本地現有的條件開發活動資源,規模、頻率要適當。
(5)創造性原則。創新的時代要求教育必須培養出創新型人才,而班級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要搞好班級活動,必須不斷地創新,堅持創造性原則。
(6)整體性原則。整體性是指班級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全過程、活動的教育力量都要成為一個系統,用整體的教育思想指導整體的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實現的整體性和學生身心發展的整體性的最高境界。
三、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1)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該教學案例體現了教學的啟發性原則,即在教學中教師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原則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學生的興趣成為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善于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他們積極思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中教師利用一年級學生愛唱愛跳和對比賽等具有獎勵性質的活動感興趣的性格特征設計了一個問題情境,并在這一情景中鼓勵學生自己找到“比”的方法。這正是啟發性原則在實際教學中的一個很好的應用。
(2)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師使用了教學方法中的談話法,即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該案例中教師很好地利用了學生的興趣,引起了他們的思維興奮,通過問題的啟發誘導,讓學生一步步地獲取新知,并在最后進行了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科學化,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知識。
2.【答案要點】(1)小翔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行為過度和注意力缺陷,并伴有沖動行為。因此我認為,小翔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即兒童多動綜合征。
(2)多動癥可能有先天體質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環境引起精神高度緊張的結果。例如,父母經常干涉兒童活動,批評指責過多,由此引起的焦慮會使兒童發生分心、沖動與多動表現。多動癥可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此外,采用各種行為療法,如強化獎勵法、代幣獎勵法等也可以大大減少兒童的多動與沖動行為。在強化程序上應多用連續強化,少用間歇強化。也就是說,當兒童每次表現出良好的行為時,就給予強化,而不是表現多次良好行為之后才給予一次強化。另外,研究者采用自我教導訓練方法,即發展兒童的自我對話,加強內部言語對自身行為的引導與控制作用,用以處理兒童沖動行為,獲得了明顯的成效。
四、教學設計題
【參考設計】略。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