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提升測試卷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8-14
509

三、材料分析題
1、【案例答案要點】:本題考查新課程改革的內容:開放與生成的教學觀
開放對應于封閉,生成對應于預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tǒng)一體。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現(xiàn)出相對的封閉性。
傳統(tǒng)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封閉導致僵化,只有開放才存可能使教學充滿活力。開放,從內容角度講,意味著科學世界(書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生活世界是科學世界的基礎,是科學世界的意義之源,教育必須回歸生活世界,回歸學生的生活。從過程角度講,人是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的存在,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則就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fā)展。開放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生成,每節(jié)課都要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同時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全新的教學觀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人為本,即體現(xiàn)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鼓勵他們大膽提問、創(chuàng)造,積極探索;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發(fā)展。即使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智力等方面發(fā)展遠落后于他人,我們也不應該對他們失望甚至冷嘲熱諷,而應看到他們的努力,認識

映成趣,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教學中要圖文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誦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詩獨特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積淀。
二、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三、教學難點、重點: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教學方法
利用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進行教學。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1.挖掘積累。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二)目標完成的主要過程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對話平臺
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1.填空。
離離,一歲一。野火,春風。籬落疏疏一徑深,飛入無處尋
2.按要求分類。
未、追、店、枯、徐、燒、榮、菜、宿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半包圍結構
書寫
1.學習書寫"枯、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回顧
背誦古詩(草)。
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里還不懂?
3.說: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朗讀
1.自由讀:你對暮春時節(jié)的景色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指導讀: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么心情?(高興、喜悅)找不到時又是什么心情?(失望)。【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展開聯(lián)想,豐富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3.競賽讀:小組內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誰讀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詩歌語言凝練,富于韻律感。多種形式的朗讀,利于學生體會詩人情感,培養(yǎng)語感。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1)"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