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提升測試卷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8-14
518

二、簡答題
1、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2、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3、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
4、小學班隊活動的基本類型
5、小學班主任的基本職責
6、心理學誕生的標志
三、材料分析題
1、教師在教學"相同位數的數"大小比較方法時,請同學比較3215和2145的大小。有位小女孩站起來說:"3215大于2145,因為3215的最高位是千位,有3千,2145的最高位也是千位,是2千,3千比2千多。"(教師預設:"相同位數的數"比較大小時應從最高位開始)
一個小男孩高聲喊了起來:"你比較的兩個數千位是不一樣的,如果一樣了怎么辦呢?"(教師預設:該問題是"相同位數的數"大小比較的重點和難點)
教師示意女孩對男孩的提問進行回答。小女孩有點急了,馬上答道:"如果千位是一樣的,我就比較百位"。"百位也一樣了呢?"小男孩繼續追問,"百位也一樣的話,我就比較十位;十位也一樣的話,我就再比較個位。"小女孩一口氣把男孩沒有問的問題也回答了出來。話音一落,全班同學都為小女孩的精彩回答和小男孩窮追不舍的問題意識鼓掌喝彩!

置上。兩年后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重點初中學。
問題:(1)結合案例分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則的內涵以及基本要求。(2)根據小學生學習規律和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
四、教學設計題
材料:《古詩兩首》
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