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11-21
642

16.閉卷考試時,學生在頭腦中呈現問題答案的心理活動屬于( )
A.識記
B.保持
C.再認
D.回憶
17.當同學們獲悉本班取得學校合唱比賽第一名的成績時欣喜若狂。他們的情緒狀態屬于( )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熱情
18.人們通常認為“北方人開朗,豪爽;南方人含蓄,細膩”。根據奧爾波特的人格理論,上述人格特質屬于( )
A.共同特質
B.首要特質
C.次要特質
D.中心特質
19.學生張亮在課堂上出現怪異行為時,老師和同學們都不予理睬,他的這種行為便逐漸減少了。這種行為矯正法稱為( )
A.強化法
B.脫敏法
C.消退法
D.懲罰法
20.蘭§學生嘲笑張老師個子矮小時,張老師以一句“濃縮的就是精華”化解了當時的尷尬。這種情緒調節的方法稱為( )
A.升華
B.補償
C.幽默
D.宣泄
21.羅森塔爾效應強調哪種因素對學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
A.教師的知識
B.教師的能力
C.教師的人格
D.教師的期望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凡是能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活動都是教育。
23.教學的任務就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基本技能技巧。
24.逆向遷移即負遷移
25.遺傳素質決定能力發展的水平。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l0分,共40分)26.簡述學科心課程論的主要觀點。
27.簡述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教學原則的含義及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28.簡述人格的特征。
29.簡述品德的結構。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8分,共36分)
30.張林是一個對上網非常癡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買了一臺電腦在家中上網。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沒有表示反對。到后來,他發展到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去上網;連中午、晚上的休息時間也不放過,儼然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網蟲”,沉迷于互聯網上緊張、激烈的游戲、精美的圖片和無拘無束的網上聊天而無法自拔。
老師了解這一情況后并沒有全盤否定張林的上網行為,而是與他聊起了互聯網,聊了比爾?蓋茨,充分肯定了他通過上網學習電腦技術的積極性,并通過交流進一步了解了張林上網的內心世界。針對他的情況,老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加強與同學們的交流。例如,讓他擔任小組長,在每天的收發、檢查作業、勞動值 El的協調合作中,建立互幫互助關系。第二,針對他喜歡電腦的特點。成立了計算機興趣小組,并讓他擔任組長,有計劃、有落實,定期給其他同學講解網絡知識。第三,利用各種機會表揚他,與他溝通,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張林對自己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習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提出自己得到見解,在班級工作中為老師出謀劃策,有活搶著干。任課老師都反映張林像變了個人似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問題:
試以德育原則和方法的相關理論評析這位教師的做法。
31.在一次討論課上,老師問學生:“雪融化后變成什么?”張紅搶先回答“雪融化后變成水?!?/p>
黃陽想了想說:“雪融化后變成泥土。”
柳麗慢條斯理回答:“雪融化后變成春天?!?/p>
老師評價道:“張紅反應敏捷,回答準確,可以得滿分。黃陽和柳麗,真不知你們是怎么想的,要是給分,只能得0分?!?/p>
問題:
(1)運用心理學知識評價這位教師的教學行為。(10分)
(2)這個案例對教師教學有何啟發?(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