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08
680

08年北京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心理學》試題(2008年3月2日啟用)
一、單項選擇題:
1.桑代克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他撰寫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發(fā)表于( )年.
A、1868 B、1897 C、1903 D、1921
2.下面對心智技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B、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完成
C、動作結構具有展開性 D、通過有意識的反復練習而形成
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的最高層次的需要( ).
A、生理與安全 B、社交與自尊 C、求知與審美 D、自我實現(xiàn)學習
4.短時記憶的容量有限, 大約為個組塊( ).
A、5±2 B、6±2 C、7±2 D、8±2
5. 在學期即將結束時, 教師為了解學生本學期的學習情況而進行的考試屬于一種( ).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配置性評價 D、非正式評價
6.下面不屬于元認知策略的是( ).
A、計劃策略 B、組織策略 C、監(jiān)視策略 D、調節(jié)策略
7.由于過去的反復經(jīng)驗而使個體在解決問題時具有某種傾向性或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tài), 這現(xiàn)象即( ).
A、定勢 B、順應 C、變式 D、同化
8.在( )時期, 自我意識從效仿他人的評價發(fā)展到獨立地進行道德評價.
A、幼兒 B、小學 C、中學 D、大學
9.教育心理學的實驗研究應該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 避免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造成傷害.教育心理學研究應該遵循的這種原則被稱為( )原則.
A、客觀性 B、發(fā)展性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 D教育性
10.即使不給予強化或獎勵, 學習也能夠發(fā)生.這種學習被稱為( ).
A、替代學習 B、潛伏學習 C、試誤學習 D、意義學習
二、填空題:
11.知識直觀主要是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_______.
12.埃里克森認為,青年期面臨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
13.研究表明,教師對于期待影響的反應的敏感性不同,可概括為過敏型教師、_______、抗敏型教師三種類型.
14.成就動機理論將個體的成就動機分為兩類:力求成功和_______ .
15.教育心理學采用的實驗研究方法通常有實驗室實驗法和 _______實驗法.
16.操作技能的學習需要經(jīng)過定向階段、模仿階段、和_______熟練階段.
17.元認知有三個即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成分, 元認知知識、_______、元認知監(jiān)控和調節(jié).
18.道德認識的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是道德知識的掌握、_______、道德評價能力的發(fā)展.
19.研究認為, 成員為_______ 、群體的領導方式、群體內部目標結構和獎勵方式是影響群體凝聚力的因素.
20.斯金納認為,凡是能夠提高反應概率或者反應發(fā)生可能性的手段,都可以稱為_______ .
移動端訪問:2008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