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7-23
63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l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伊索寓言》,老師讓大家課后去閱讀書中的寓言故事,并在第二天的課前演講中講給其他同學聽,下面是學生課前演講中準備分享的一些故事,不符合教師要求的
是( )。
A.《灰姑娘》
B.《農夫和蛇》
C.《赫拉克勒斯與財神》
D.《狐貍和葡萄》
2.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時,為了讓學生領略西湖的美景,教師又補充了一些描寫西湖的詩歌,下列選項中不合適的是( )。
A.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C.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3.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有學生提問,覺得“與坐談”這句話很奇怪,似乎少了點什么。老師趁機講解了文言文中省略句式的知識:“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有的會省略主語,有的會省略賓語。”這么一講解,學生立刻就將“與座談”補充為“與(之)坐談”,教師要求學生課下收集整理其他文言文省略句,下列選項中屬于省略句的一項是( )。
A.陳勝者,陽城人也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臣誠恐見欺于王
D.皆以美于徐公
4.《陳涉世家》選自《史記》,記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學生對《史記》都還比較陌生,所以老師提前讓大家收集關于《史記》的資料,課前分享。下列資料收集不正確的是( )。
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傳記文學
B.這部書記載了上自秦始皇下至漢武帝的3000多年歷史
C.全書包括12“本紀”(記歷代帝王政跡)、10“表”(大事年表)、8“書”(記各種典章制度)、30“世家”(記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跡)、70“列傳”(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D.這本書的作者司馬遷生于史官世家,10歲到長安學習,20歲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歷,觀察各地的風俗人情,采集傳聞異說,為后來寫作《史記》打下基礎
5.學習《海燕》,一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說:“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不僅對象征意義的理解都非常準確,而且還提到了環境對海燕形象起的烘托作用”,該教師評價的功能是( )。
A.激勵
B.檢查
C.診斷
D.調控
6.以下是教師在講解某篇課文前的導人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常常以‘伯樂’代指善于發現人才、提拔人才的人,比如說某某慧眼識英雄,挖掘了一個人才,真是當代伯樂。”這句課堂導入一般會出現在下面哪篇課文的學習中?( )
A.《捕蛇者說》
B.《送東陽馬生序》
C.《陋室銘》
D.《馬說》
7.《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7~9年級的學習內容和要求不包括( )。
A.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
B.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
C.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D.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800字的習作
8.關于口語交際教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B.口語交際教學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
C.不能孤立地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D.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9.學習完《麥琪的禮物》后,學生對“歐?亨利式”的小說產生了濃厚興趣,要求老師再推薦一些作品,下列不適合推薦給學生閱讀的是( )。
A.《警察與贊美詩》
B.《最后的藤葉》
C.《愛的犧牲》
D.《百萬英鎊》
10.某教師在執教《鄉愁》時,為了讓學生們理解鄉愁,便給他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回家后問一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于故土的記憶都有哪些,又經歷了怎樣的遷移。請問這位教師運用了什么語文課程資源?( )
A.自然風光
B.日常生活的話題
C.風俗民情
D.文化遺產
11.以下是某教師關于鑒賞詩歌的煉字藝術的課堂實錄(節選),按要求答題(畫線語句的序號與選項的序號是對應的)。
對畫線部分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以“一字師”的故事導入,增加趣味性,激發學生興趣
B.該生的回答說出了自己比較直觀的感受
C.教師首先對于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評價,然后又循循善誘,進行啟發
D.前面都是在分析“數”和“一”的區別,此時突然又插入韓愈的詩句,影響了課堂的連貫性
移動端訪問:初級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