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試卷及解析(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26
491

二、辨析題
1.【答案要點】
錯誤。“組織者”一般呈現在要學習的材料之前(“先行組織者”),也可以在學習材料之后呈現。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學習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體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學習材料。
2.【答案要點】
錯誤。當不良行為出現時,應給以必要的懲罰,有兩種方式:一是給予某種厭惡刺激,如批評、處分、輿論譴責等;二是取消個體喜愛的刺激或剝奪某種特權等,如不許參加某種娛樂性活動。但應嚴格避免體罰或變相體罰。懲罰不是最終目的,給予懲罰時,還要給學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3.【答案要點】
正確。知識直觀就是學習者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觀信息進行加工,從而獲得感性知識的過程。知識直觀是領會和理解科學知識的起點,是學生由不知到知的開端,是知識獲得的首要環節。
4.【答案要點】
錯誤。價值辨析強調的不是價值本身,而是強調通過辨析、獲得價值觀的過程。因為價值觀念是人自身的一種內在價值。不易清醒地意識。
三、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教育學不等于教育方針政策。①教育方針政策是人們主觀意志的體現,正確的教育方針政策應反映客觀的教育規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規律。②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民族的教育方針政策是教育學研究的對象之一。
(2)教育學不等于教育實踐經驗。①教育規律是對教育實踐經驗的井華和概括。②教育實踐經驗是處于感性認識階段的東西,它也可以作為教育學或教育科學分支學科的研究對象,我們要善于把教育實踐經驗總結上升到理論高度。
2.【答案要點】
(1)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3.【答案要點】
(1)善于利用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2)調動多種感官參與;
(3)復習形式要靈活多樣:
(4)對重點部分加強記憶,如畫線、圈點批注等。
4.【答案要點】
(1)教育結構必須適應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以利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2)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3)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4)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5.【答案要點】
(1)精選教材;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四、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
(I)生活世界教育是感性的、自發的、混雜的;生活世界教育是本體性的、價值性和意義性的;生活世界教育是實然的、領域的和表象的。
(2)科學世界教育是理性化的教育;科學世界教育是結構化的教育;科學世界的教育是技術化的教育:科學世界教育是課題化的教育。
(3)生活世界的教育是科學世界教育的前提和基礎;科學世界教育來源于生活世界教育,它是對生活世界教育的提煉和升華。
2.【答案要點】
黑格爾老師的評語,以比較藝術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其缺點與不足。這樣有利于學生的進步。評語以平靜的語氣,從寫給學生看,寫出“這個人”的核心特質,賦予“這個人”新起點等三個層次,力求寫出“這個人”來。
給學生寫評語應運用發展的眼光,通過鼓勵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發展和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認同,使學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確認識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