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08
473

09年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學》試題(2009年3月1日)啟用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題, 每小題2分, 共2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把所選項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1.據《論語· 述而》記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詩、書、禮易、樂、春秋”屬 于“四教”中的( ).
A.文 B.行 C.忠 D.信
2.進入新時期, 我國最早明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方針的是( ).
A.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1985年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C.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D.1999年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3.在人的發展的關鍵期內實施以相應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因為人都餓發展是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互補性 D.不均衡性
4.少年期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是( ).
A.六——十一歲 B.七——十二歲 C.十一二——十四五歲 D.十一二——十六七歲
5.以美國“六三三”學制為藍本確立的哪個學制一直延續到新中國建立之后( ).
A.癸卯學制 B.任子癸丑學制 C.壬戌學制 D. .壬寅學制
6.國家根據政治經濟的要求, 為實現教育目的所規定的教育工作的總方向是( ).
A.教育方針 B.教學目標 C.培養目標 D.課程目標
7.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教育為生活”,“教育做合一”的思想,落實在課程類型上表現為( ).
A.學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活動課程 D.隱性課程
8.《學記》提出課內與課外要相結合,且課外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這反映了以下哪個原則的要求( ).
A.教學相長原則 B.預時孫摩原則 C.長善救失原則 D.藏息相輔原則
9.德育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學校教育影響與一般社會影響之間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標要求與受教育者現在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C.受教育者的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之間的矛盾D.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之間的矛盾
10.當前我國中小學的領導體制是( ).
A.校務委員會制B.校長負責制
C.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D.黨支部領導下的行政分工負責制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 每小題2分, 共20分, 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11.孔子招收學生不分貴賤、貧富, 這反映了他的___________思想.
12.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傳統,不隨時代變遷而消失,這說明教育具有自身的______關系.
13.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____________和全局性作用, 因此應當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14.奧蘇貝爾的教學理論是基于___________的概念建立起來的.
15.教師的專業素質包括一般綜合素養、學科專業素養和_____________.
16.學會認知”、“學會做事”、“___________”、“學會生存”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終身教育”建立的四個支柱.
17.“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是美國著名教育家______提出的觀點.
18.課程發展的趨勢之一是課程管理的多極化, 即發揮國家、______、學校在課程管理上的作用.
19.布盧姆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________________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三個類型.
20.在中國, 班級授課制的采用始于1862年底________________.
移動端訪問:2009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