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中小學教育心理學測試題及答案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1-06
115

四、簡答題
41.【答案要點】(1)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3)適應培養(yǎng)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言語。
(4)教師在集體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充分考慮學生所面臨的主客觀條件,并針對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輔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心智技能。
42.【答案要點】智力的個體差異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1)發(fā)展水平上的差異。不同的人所達到的最高水平極其不同;(2)智方的結構差異,即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發(fā)展有早晚差異。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43.【答案要點】建構主義者強調,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已有經驗,而要把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教師不能簡單地作為知識的呈現(xiàn)者,他應該重視學生自己對各種現(xiàn)象的理解,傾聽他們的看法,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以此為根據(jù),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理解。由于經驗背景的差異,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在學生的共同體之中,這些差異本身便構成了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教學就是要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與他不同的觀點,從而促進學習的進行。
44.【答案要點】(1)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并不是直接的,它們之間往往以學習行為為中介。而學習行為又不單純只受學習動機的影響,只有把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學習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
(2)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卻不是決定學習效果的唯一條件。
45.【答案要點】(1)精選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應選擇那些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科學成果作為教材的基本內容,而每--f]學科中的基本的知識(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為規(guī)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其遷移價值較大。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精選的教材只有通過合理的編排才能充分發(fā)揮其遷移的效能,否則遷移效果就小,甚至會阻礙遷移的產生。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在宏觀上,應將基本的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作為教學的主干結構,并依此進行教學。在微觀上。應注重學習目標與學習過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識地溝通具有相似性的學習。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結合實際學科的教學來教授有關的學習策略和元認知策略,不僅可以促進對所學內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提高遷移的意識,從根本上促進遷移的產生。
五、論述題
46.【答案要點】該案例中,這些學生主要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贊賞,即需要層次理論中的尊重需要。這一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在動機領域中的體現(xiàn),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是這一理論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種,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案例中的學生顯然沒有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階段。需要層次理論說明,在某種程度上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可能是由于某種低層次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這些因素會成為學生學習和自我實現(xiàn)的主要障礙。所以,教師應該對一些上課愛講話、搞小動作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關注,如果他們有所改進,要進行適當?shù)墓膭睿瑥亩箤W生的尊重需要得到滿足。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考試中小學教育心理學測試題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