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小學教育學測試題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10
59

10.A【解析】角色認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對角色的社會地位、作用及行為規范的認識和對與社會的其他角色的關系的認識。角色認知是角色扮演的先決條件。
11.C【解析】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來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12.C【解析】學校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表現在:(1)學校教育對于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范;(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13.B【解析】感覺記憶以視象和聲象形式存儲,短時記憶中的信息主要以聲象代碼的形式儲存,長時記憶的編碼形式以語義代碼為主,也有視象代碼。
14.A【解析】有意注意指有預定的目的,在必要時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故題干所述應為引起學生有意注意。
15.C【解析】教師和學生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16.D【解析】人的發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的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它包括兩個方面,即生理的發展和心理的發展。
17.B【解析】課堂管理能夠促進教學和評價的進行,同時,通過維持紀律來保證學生學習的效果。
18.B【解析】問題行為是一個教育性概念,差生、后進生和優秀生都有可能產生問題行為。差生、后進生是對學生的總體評價,但在正常的班級里人數較少,所以兩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19.D【解析】勒溫曾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種,不同的領導方式會形成不同的課堂氣氛,其中民主型的課堂氣氛最佳。
20.C【解析】義務教育、公立學校是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演變過程中誕生的,始于資本主義社會,是靠國家強力推行而普及發展的。
二、填空題
21.分組教學制道爾頓制22.師生關系23.發現學習24.課的結構順序
25.小學26.教育行政27.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
28.有目的29.群體差異30.學校教育
三、名詞解釋
31.教育結構通常指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各種不同教育結構類型和層次的學校組合和比例構成。
32.外鑠論是個體身心發展動因的一種觀點,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
33.學校課程是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通常以選修課或特色課的形式出現。
34.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通過條件控制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知識的方法。
四、簡答題
35.【答案要點】(1)人類教育起源于人類勞動或勞動過程中所產生的需要。
(2)人類的勞動是社會性的,因而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活動。
(3)教育產生于勞動是以人類語言意識的發展為條件。
(4)教育的職能是傳遞勞動過程中形成與積淀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經驗。
(5)教育范疇是歷史性與階級性的統一。
36.【答案要點】(1)我國教育目的以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展學說為指導思想。
(2)我國的教育目的有鮮明的政治方向,要培養符合無產階級根本利益或社會主義方
向的人。
(3)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37.【答案要點】(1)具有所教學科的全面而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
38.【答案要點】(1)作業的內容應當符合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要求,作業的目的要明確,每項作業都有明確的意圖,為學生知識的鞏固、技能訓練服務。
(2)作業的分量要適當,要做到時間和難易適度,大多數學生經過一定努力能夠獨立完
成,避免負擔過重。
(3)布置作業時要有明確的要求,規定完成的時間,教師也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對學生完
成作業給予指導。
(4)對學生作業要認真、及時地批改。
五、論述題
39.【答案要點】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師生之間的現實關系是不斷變化和豐富多樣的,具體表現在:師生之間是尊重與被尊重的人際關系,師生之間是愛與被愛的朋友關系,師生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工作關系,師生之間是指導與被指導的教育關系。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結合起來;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在平等的基礎上樹立教師威信,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六、案例分析題
40.【答案要點】這種做法違背記憶規律,也是行之無效的。學生識記的效果和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有關,在一定的時間不宜過多,否則,易引起學生過度的疲勞,降低記憶的效果。同時,“漏一補十“錯一罰十”的做法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記憶的信心和主動性,對進一步學習造成心理障礙。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小學教育學測試題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