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小學教育學測試題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10
5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我國學校產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B.周代
C.夏朝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諧發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教育方法比較靈活為特征的是古代()的教育。
A.希臘
B.埃及
C.斯巴達
D.雅典
3.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的決定頒布于()。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4.在教學中,初入學兒童的注意狀態取決于()。
A.個體知識經驗
B.內容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C.個體需要興趣
D.情緒狀態
5.5歲的玲玲想吃糖,她認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這說明其思維具有什么特征?()
A.單維思維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
D.具體邏輯推理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思結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學記》
B.《論語》
C.《孟子》
D.《中庸》
7.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這說明其思維具有()。
A.指向性
B.流暢性
C.變通性
D.獨創性
8.教育最基本的途徑是()。
A.教學
B.課外活動
C.社會實踐
D.校外活動
9-3~5歲兒童的言語掌握能力和記憶能力往往優于成年人,這表明兒童發展具有()。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10.教師角色扮演的先決條件是()。
A.教師角色認知
B.教師角色體驗
C.教師角色期待
D.教師與家長的合作
11.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的()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12.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家庭
B.個人主觀努力
C.學校
D.社會
13.短時記憶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儲。
A.視象代碼
B.聲象代碼
C.語義代碼
D.圖式
14.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在學生不注意參與學習時突然加重語氣或提高聲調的現象,教師采用這種手段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興趣
D.知覺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小學教育學測試題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