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4.3科普常識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09
699

(三)高新科學與技術
◇信息論◇信息技術◇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系統(tǒng)集成◇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高速公路◇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高性能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操作系統(tǒng)◇計算機病毒◇新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光電子材料◇化學纖維◇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藥物◇生物芯片◇基因組學◇納米科學◇生物工程產業(yè)◇生態(tài)科學◇現(xiàn)代農業(yè)◇白色農業(yè)◇生物農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海洋牧業(yè)◇農業(yè)生物工程◇有機食品◇轉基因植物◇磁浮列車◇系統(tǒng)論◇控制論◇運籌學◇軟科學 ◇邊緣科學◇綜合科學◇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地球科學◇海洋技術◇新能源技術◇激光技術◇航天站◇全球定位系統(tǒng)◇三網(wǎng)融合◇物聯(lián)網(wǎng)(詳細內容見教材)
(四)天文知識
◇恒星
恒星,就是像太陽一樣,由熾熱氣體(主要是氫和氦)組成,能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其次是半人馬座的比鄰星。宇宙間恒星眾多,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恒星有6000多顆。恒星并非靜止不動的,只是因為離我們太遠,單憑肉眼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位置變化,所以古人將它們稱為恒星。
一般來說,恒星是單獨存在的,也有個別的恒星是成雙成對的。恒星的體積相差很大。恒星本身也是發(fā)展變化的,也要經(jīng)歷一個產生、發(fā)展、衰老和死亡的過程。太陽目前屬于壯年恒星,有一天它也會衰亡。
◇黑洞
黑洞是一種根據(jù)廣義相對論預言的特殊天體。它體積小、密度大、引力強,有一個封閉的視界(即黑洞的邊界),可以吸收一切進入視界的物質和輻射。恒星進入晚期,星體內變化日漸劇烈,出現(xiàn)了大爆發(fā)一一向宇宙空間拋射出大量的物質,只留下一個致密的核心天體。如果這個天體的密度相對較小,就會形成白矮星;如果密度較大,就會形成中子星;如果密度特別大,就會形成黑洞。
◇星座
為了便于認識和研究星空,人們把星空分成若干個區(qū)域,這些區(qū)域就叫星座。中國古代很早就將天空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巴比倫人也將較亮的恒星劃分成許多星座。根據(jù)較亮的恒星組成的不同圖形,結合動物、希臘神話里的人物命名,如大熊座、小熊座、仙女座、獵戶座等。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將星空分為88個星座并公布了星座名稱。
◇河外星系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有許多個由幾十億至幾千億顆恒星以及星際氣體和物質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這就叫星系。銀河系就是一個普通的星系。位于銀河系之外的星系,一般稱為河外星系,簡稱星系。
每個河外星系的直徑從幾千光年至幾十萬光年不等。它們的外形和結構多種多樣。星系的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聚成大大小小的集團,有物理聯(lián)系的兩個星系,組成了雙重星系。像大麥哲倫星系、小麥哲倫星系等,又與銀河系組成三角星系。
◇銀河系
銀河是由密集的恒星和其他天體組成的,這個由大約1000億一2000億顆恒星組成的龐大的恒星體系叫銀河系。銀河系是一個透鏡形的系統(tǒng),中間厚、邊緣薄。從正面看,銀河系像一個急流中的漩渦;從側面看,銀河系像一塊用于投擲的鐵餅。銀河系的主體部分似一個銀盤,它的直徑約為8萬光年,中央厚約1萬光年,邊緣厚3000-6500光年。太陽距銀河系中心(銀心)約3.3萬光年。
銀河系也在自轉,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銀河系內有4條旋臂。離銀河中心越近,自轉越快,銀河系邊緣自轉較慢。
◇太陽系
太陽系由太陽、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星際物質構成。在太陽系中,太陽是中心,吸引著其他成員環(huán)繞太陽公轉。圍繞太陽運轉的天體主要是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此外,還發(fā)現(xiàn)了6000多顆小行星,以及許多衛(wèi)星、彗星和流星。太陽集中了太陽系99.8%的質量,成為太陽系的中心。在八大行星中,海王星離太陽最遠,木星的質量和體積最大。太陽系位于銀河系的邊緣附近,圍繞銀河系中心轉一周需要2.5億年。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4.3科普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