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素質復習資料4.3中國文學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23
683

2.元代文學
元代的歷史是比較短暫的,但元代文學在中國文學發展的過程中,卻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元代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戲曲上。元代的戲曲形式主要有雜劇、散曲、南戲三種。這三種戲曲形式都涌現了-些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對明清的戲曲產生了重要影響。
(1)雜劇
雜劇是元代文學的主體,代表了元代文學的最高成就。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是元雜劇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稱為“元雜四大家”。
關漢卿(約1220--1300),今河北安國人,元代雜劇作家。關漢卿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單刀會》等是他的代表作。鄭光祖,今山西襄汾縣人。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墟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其作品清新流暢,婉轉嫵媚,在文學藝術的研究上有很高的價值。四人中,關、馬、白三人都活躍于元代初年,唯鄭光祖較晚,是元雜劇后期的重要作家。
白樸(1226--1306),今山西河曲縣人,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白樸的劇作題材多出歷史傳說,劇情多為才人韻事。他善于利用歷史題材,敷演故事,因舊題,創新意,詞采優美,情意深切綿長。馬致遠(約1251-1321),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雜劇家。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長,名氣大,有“曲狀元”之譽。他小令《天凈沙?秋思》膾炙人口,獨具匠心,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被譽為“秋思之祖”。
(2)散曲
散曲是元代新興的-種詩體,它既可以像詩、詞-樣用來抒情寫景,又是元雜劇的主要構成部分(曲詞),曲的另-種形式。散曲吸取了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的樂曲,馬致遠是那個時代具有最高成就的作家。
(3)戲劇
元代創作的劇本,數量頗多。關漢卿的《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等,都為文壇揭開了新的-頁,寫下了不朽的篇章。
3.明清文學
明代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創作的輝煌時期,“四大奇書”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都是在明代完成的不朽杰作。在宋元話本小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白話短篇小說,到明代中后期,也出現了-個鼎盛局面,馮夢龍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成為這方面的代表,瞿佑的《剪燈新話》和李昌祺的《剪燈金話》,以及邵景詹的《覓燈因話》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代表作。
清代文學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小說、戲劇、詩歌、散文、詞等都有值得稱道的作品。長篇小說是清代文學中成就最高的,以《紅樓夢》、《儒林外史》為代表。
(1)明清小說
①《三國演義》和《水滸傳》
元明之際的施耐庵和羅貫中,在“三國”“水滸”故事廣泛流傳以及有關的話本、雜劇長期傳播的基礎上,寫成了《三國演義》、《水滸傳》。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部長篇歷史小說,描寫了起自黃巾農民起義、終于西晉統-的近百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成為我國歷史小說的楷模,在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學活動中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水滸傳》是-部英雄傳奇小說,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在史實的基礎上:結合民間傳說、民間通俗文學。再經過作者的加工、敷演而成的。
②《西游記》
《西游記》是-部杰出的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它既是吳承恩天才的創作,也是吳承恩對歷來西游故事的總結。這部小說神幻奇異的外表下,蘊涵著作者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諷刺與批判,歌頌了人類為爭取自由、向往美好境界而勇敢探索的精神。
③“三言”“二拍”
“三言”即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主要是對宋元話本,明代擬話本進行編輯。“三言”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成就,是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寶庫。
“二拍”即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刊于明代崇禎年間,有擬話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來的-些新鮮有趣的逸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時也寓有勸懲之意。
④《紅樓夢》
《紅樓夢》成書于1784年,原名為《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作者曹雪芹。最初的《紅樓夢》是以手抄本形式流傳,只有前八十回。現通行的續作是由高鶚續全的-百二十回《紅樓夢》。《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及種種無法調和的矛盾。《紅樓夢》代表了清代小說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
⑤《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杰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全書56章,由許多個生動的故事聯結,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為原型塑造的。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后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全書的中心內容就是抨擊僵化的考試制度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
(2)戲曲
以沈璟為代表的吳江派和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是明代戲劇繁榮的標志。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他所塑造的杜麗娘、柳夢梅成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愛情幸福的典型。
清代的劇壇也是豐富多彩、復雜多變的。清代的傳奇繼明代之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涌現了《桃花扇》、《長生殿》等優秀作品。從數量上來說,清代傳奇流下來的是最多的。但是,中國古代戲曲的衰落也正是從清代開始的。
移動端訪問:小學綜合素質復習資料4.3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