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08
661

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心理學》試題(2006年3月6日啟用)
一、選擇題:
l.學生掌握了“貓”、“狗”、“馬”、“牛”等概念之后, 再學習“動物”概念,這種學習是(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命題學習
2.動機水平適中, 最有利于激發(fā)學習動機的理論是( ).
A.成就動機理論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需要層次論 D.強化理論
3.在埃里克森的理論中, 哪個時期正處于“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時期?( ).
A.學前期 B.學齡期 C.青年期 D.成年早期
4.課堂里某些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tài)指的是( ).
A.群體凝聚力 B.課堂氣氛 C.群體成員的人際關系 D.群體規(guī)范
5.將教學目標逐級細分成彼此聯(lián)系的各種子目標的過程是( ).
A.教學事項 B.教學目標 C.任務分析 D.個別化教學
6.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加涅 B.羅杰斯 C.斯金納 D.奧蘇伯爾
7.心理學家桑代克的“迷籠”實驗, 證明了學習是( ).
A.建立刺激一反應聯(lián)結的過程 B.認知同化的過程
C.知識建構的過程 D.信息加工過程
8.心智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 ).
A.原型定向 B.言語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nèi)化
9.當你在閱讀過程中意識到自己沒有理解某個術語, 這一過程屬于( ).
A.元認知計劃 B.元認知監(jiān)視 C.元認知調(diào)節(jié) D.元認知體驗
10.亮亮今年8歲,害怕上學,一進校門就恐慌不安,千方百計地逃避上學.亮亮的心理問題屬于( ).
A.兒童厭學癥 B.學校恐怖癥 C.學習困難綜合癥 D.兒童過度焦慮反應
二、填空題:
11.班杜拉把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原有認知結構的特征直接決定了遷移的可能性及遷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課堂教學環(huán)境包括課堂物理環(huán)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福勒和布朗根據(jù)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 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階段、_____________、關注學生階段.
15.知識直觀包括實物直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言語直觀三種類型.
16.學生因素主要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個體差異兩個方面影響了教學.
17.認知方式可分為沉思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斯金納把行為分為應答性行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知人所不知, 見人所不見”體現(xiàn)了創(chuàng)造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20.皮亞杰把兒童道德的發(fā)展分為他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大階段.
移動端訪問:2006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