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1.2學生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4
608

第二節學生觀
(一)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概述
1.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概念
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麗發展,即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充分、統一的發展。同時,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質的多方面發展。
2.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內涵
人的全面發展思想主要源于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它是馬克思主義的最高價值理想,是未來社會的價值目標,也是實現人的發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主要包括人的勞動活動、勞動能力、社會關系、自由個性和人類整體的全面發展。
(1)人的勞動活動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類的特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本質性活動;正是在勞動中人類的存在才得以體現,人的本質才得以反映,人才成其為人。人通過勞動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自己本身,在勞動的發展中獲得自身的發展。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已經證明,人類在勞動中產生,人類因勞動的異化而異化,因勞動的解放而解放,因勞動的發展而發展。由此可知,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建立在人的勞動活動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人的勞動形式的豐富和多樣其實質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多維展現或生命活動外化范圍和程度的擴大、提高。它反映和揭示了人的本質的全面的提升,以及人對自身本質的全面的占有。
(2)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
社會生產和社會關系的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全面地拓展、張揚、提升人的一切能力,如人的體力、智力、自然力、道德力、現實能力和內在潛力等。因此.能力的發展在人的全面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核心。
人的能力既包括體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從事物質生產的能力,又包括從事精神生產的能力;既包括社會交往的能力,又包括道德修養的能力和審美能力等。勞動“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發展”,成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這里所指的能力,既包括體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從事物質生產勞動的能力和作為生產力要素的生產技術能力,又包括從事精神活動和精神生產的能力;既包括社會交往、社會適應和駕馭社會關系的能力,又包括開拓和創新的能力;既包括德能.即思想覺悟與道德修養的能力,又包括審美的能力;既包括現實能力.又包括潛在能力。其中,體力和智力的發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也是人的其他能力得以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3)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
人的勞動從來就是社會的勞動,因而人是社會的存在物,人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生存和發展。“社會關系實際上決定著一個人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個人的全面性就是“他的現實關系和觀念關系的全面性”。從這一意義上說,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與他人之間的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關系。因為只有進行普遍的交往才能擴大人的視野,才能造成人與人之間普遍的交往、全面的聯系。
(4)人的自由個性的全面發展
人的個性,是個人的自我意識及由此形成的個人特有素質、品格、氣質、性格、愛好、興趣、特長、情感等的總和。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就是指這一“總和”的全面發展。自由個性的充分發揮,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綜合體現和最高目標.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內涵。個性即人的品質和風格,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體質能力、精神狀態、心理傾向及行為特征的總和,它反映的是人的不斷發展的特殊性和差異性。人的個性的發展程度表現為人的獨立自主性,自覺能動性和獨特創造性的發展程度。自覺能動性是個性的根本特征,創造性則是個性的最高表現,也是最活躍的因素。其實質是主體對現實的超越。
(5)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和發展,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面發展。到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剝削制度被消滅,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人的需要將呈現豐富性和多面性。
(6)人類整體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整體的全面發展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沒有個人的全面發展,就不可能有人類整體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個人的全面發展也只有在人類整體的全面發展中才能實現。真正的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是人的素質的普遍提高,是全社會所有成員的共同發展,而不是部分階級、階層和個人的片面發展,更不是某一個體或社會集團的特殊嗜好的畸形擴張和繁衍。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1.2學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