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3.3教學原則和方法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4
645

二、中學教學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標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具體來說,我國中學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Vl頭語言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主要包括講述、講解、講演等形式,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基礎知識,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師運用講授法時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運用講授法時,要注意講授的內容應該具有科學性和思想性,要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把講授法和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
(二)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回答問題,從而獲得新知識、鞏固已學過的知識的方法。談話法比較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采用談話法,教師事先要準備好談話內容,精心設計富有啟發性的談話提綱;談話過程中要善于啟發學生,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談話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三)讀書指導法
中學生一般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和讀書的能力,教師要適時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讀書指導法是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自學教科書,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方法。這個方法能夠培養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要指導學生預習,使學生課前了解教材內容,帶著問題來聽課。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幫學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四)演示法和實驗法
演示法和實驗法是中學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師向學生展示實物或直觀教具、向學生作示范性的實驗從而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獨立操作、觀察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采用演示法和實驗法時要有明確的目的,并做好演示、實驗前的準備;演示、實驗開始時,教師要把實驗的內容、目的、步驟、要求及注意事項告知學生;演示、實驗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全班同學的情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演示和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總結,分析實驗的成敗經驗。
(五)練習法
練習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主要包括說話的練習、解答問題的練習、繪畫和制圖的練習、作文和創作的練習等方面。練習法的一般步驟是:先由教師提出練習任務,再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最后由教師進行分析和小結,分析優缺點,糾正錯誤,提出改進要求。采用練習法,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培養學生自我檢查學習效果的能力和習慣。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3.3教學原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