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語文說課教案:三塊錢國幣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10-09
384

楊長雄說不賠的道理。
?、賲翘f那個年代誰不窮呢?是啊,都窮,可是窮也有區別??!你吳太太一個用得起娘姨的人是高級的窮人,而李嫂是服侍太太的娘姨,她是一個低級的窮人,她賠不起,沒錢賠。
?、趨翘f打破了“別人”的東西要賠,可是你吳太太不是“別人”啊,李嫂是你吳太太的傭人,是與你關系密切的人,傭人替主人做事,替主人擦花瓶就有打破花瓶的機會,有打破的權利而沒有賠償的義務。
?、勰銋翘髦览钌┥砩现挥腥X,卻要人家賠你三塊錢。
4.小結:楊長雄說的也很有道理,李嫂只有三毛錢,你非讓她賠三塊錢,賠不起,可吳太太又想出個什么招?
明確:當鋪蓋,而且還叫來了警察,法律是公正的,我們看看警察是如何評判的?
明確:警察按吳太太的吩咐拿著李嫂的鋪蓋去了當鋪典當。結果怎樣?
當鋪的少奶奶不但沒要李嫂的鋪蓋還人家給了李嫂三塊錢。
5. 吳太太得到了三塊錢的賠償之后,她和楊長雄二人的矛盾沖突是否就結束了呢?那戲劇情節又有何發展?
明確:楊長雄冒出“潑婦”這個詞,這下吳太太可是得理不饒人了,一逼再逼,甚至謾罵,而血氣方剛的楊長雄是一忍,再忍,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最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再賠上她三塊錢國幣。
6. 小結:“賠”與“不賠”的戲劇沖突,最終鹿死誰手?
“和棋”
7. 如何理解“和棋”?
吳太太得到了三塊錢的賠償,但吳太太的另一只花瓶也被打碎了。楊長雄最后出了一口氣,但作為一個窮學生平白地賠出三塊錢。所以說雙方都有贏有輸:吳贏在理輸在情,大學生贏在情輸在理。
五、討論、分析人物形象。
在弄清戲劇的矛盾沖突后,學生對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以有深刻印象,但是需結合前面的舞臺說明以及人物對白來具體分析概括,以完成戲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經過一番討論,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請大家結合前面的舞臺說明以及人物對白來談談你對這兩個主人公性格的理 解。
吳太太 (舞臺提示):“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詐是一條公例,她是一個例外”
楊長雄 (舞臺提示):“如果外省人袒護外省人是一條公例,他是一個例外”
分析:舞臺提示中有兩個詞“公例”、“例外”很顯眼。這個人肯定是不會受本省人的欺負的,只有她欺負別人的份;楊長雄和吳太太同樣是外省人,本來應該有
同病相憐的感覺,但是他卻沒有袒護吳太太,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幫理不幫親的青年,有正義感。兩個人都挺能說的,特別是楊長雄無理還能辯三分,和水平不高的
吳太太講情、談理、說勢,有條有理有據,能言善辯。生:楊長雄有同情心,當聽說吳太太要押李嫂的鋪蓋是急得從蒲團上跳起來和吳爭辯,堅決反對押鋪蓋。相比
之下吳太太就沒有什么同情心了,李嫂有沒有鋪蓋睡覺她不管。生:吳太太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潑辣、自私、吝嗇。
小結:總之,吳太太是自私吝嗇無同情心,楊長雄是能言善辯有正義感。
六、 課堂總結。
最后的總結主要是對本劇創作風格的簡單介紹。
《三塊錢國幣》取材于生活小事,但以小見大,圍繞 “花瓶事件”,反映出當時社會恃強凌弱、無法無理等令人難以容忍的不公平、不合理現象。其實,通過揭示生活情趣、組織戲劇沖突,把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小事,安排點染的波瀾起伏,妙趣橫生,正是本劇創作的獨特風格。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語文說課教案:三塊錢國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