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7.4中學德育原則方法和途徑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9-04
669

三、中學德育的途徑
德育途徑是教育者對學生實施德育影響的渠道,是實現德育目標的組織
形式。我國中學德育途徑有很多,其中教學是完成教育任務的基本途徑,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因此應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德育因素的作用。
組織課外活動、校外活動,包括開展科技活動、團隊活動都是德育的途徑。
我國學校德育主要有以下幾條實施途徑。
(一)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教學不僅是學校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學校德育最基本、最經常、最實用的形式。通過教學實施德育主要是通過傳授和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實現
的。各科教材中包含著大量的德育內容,只要充分發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聯系起來,就能在傳授和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使
學生受到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
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師的榜樣作用等都具有教育意義。教師在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義務心,養成他們勤奮刻苦學習的習慣。
(二)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組織的活動
學校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是學校里學生的集體組織,他們組織開展的活動不僅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是實施道德教育、達成德育目標的有效形式。
(三)課外、校外活動
課外、校外活動是由學校以外的教育機關組織和領導的學生課余教育活動。課外和校外活動是學校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學校實施德育的要求,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
這些途徑主要包括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工農業生產勞動、社會公益勞動、自我服務性勞動、勤工儉學勞動),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政治活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活
動、擁軍優屬活動)。校會、周會和晨會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經常性活動。校會是學校召開的全校性學生集會,是對全校學生集體進行教育的一種途徑。周
會每周舉行一次,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時事政策教育。晨會時間短,可以每天進行,可結合具體情況及時進行教育。。
班主任工作也是學校
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職責和任務。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德育工作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學生,尊重信任學生,并爭取其他
任課教師、團隊組織、社會有關方面和學生家長的配合,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特別要精心組織、培養健全的班集體,并通過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要
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