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幼兒園)專家標準預測試卷(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2-23
518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為了迎接六一兒童節,某幼兒園受到其他學校的邀請,準備排練節目。倩倩是幼兒園中班的學生,由于愛好跳舞,向老師申請了參加《我們的祖國是花園》的舞蹈表演。但由于倩倩害羞,在訓練過程中放不開經常跳錯,不是跟不上其他小朋友的節拍,就是動作不到位。負責訓練的教師,總是當場嚴厲指責倩倩跳的不對,并斥責說:“怎么有你這么笨的孩子呢,不會跳還報名干什么呢?”最后倩倩申請退出了舞蹈表演,并告訴家長說不會跳舞也不喜歡跳舞了。
問題:試從職業道德規范的角度,評析這位老師的做法。
31.材料:
目前,我國由于升學競爭和就業競爭的現實性矛盾,使學校教育陷入應試教育的模式中,而這種競爭也影響到學前教育階段,如社會上風行的“零歲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長和幼教機構難以擺脫這種短視的教育做法,表現為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重智力培養輕人格因素培養等錯誤傾向。一些幼兒園迫于家長壓力或經濟利益的驅動,辦起了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特長班。
問題:結合幼兒全面發展教育,分析以上現象。
32.材料:
《這個世界很美》(節選)
張全民
①在浮華的塵世中,我常常是懷著鄉愁的沖動從馬思聰的《思鄉曲》出發去尋找自己的故鄉的。
②于是,穿過漠漠的云煙,我似乎又看到了故鄉秀麗的山水和深深的巷弄,看到了田野上自唐詩宋詞里翩翩飛來的白鷺,看到了波光滟滟的江面上的漁舟唱晚,看到了梧桐下夕陽影里父母期盼的身影。
③我喜歡這種靈魂還鄉的感覺,即使是跋涉千山萬水,歷盡艱難險阻;即使是幻夢一場,那葉歸舟最終并不能真正在故鄉靠岸,我也喜歡。譬如秋天的一個黃昏,夕陽沉沉地墜了下去,南飛的雁群從灑滿余輝的天邊緩緩飛過,長河邊的蘆葦在秋風中瑟瑟作響;譬如春天的一個夜晚,臥睡在老房子里,瀟瀟的春雨輕輕的敲打著魚鱗般的瓦屋頂,夜航的船馬達嗵嗵作響地從鎮邊的河流里經過。
④還有,在有月亮的晚上,天地澄凈,清輝四溢,仰望著夜空中皎潔的明月,而《思鄉曲》的旋律正好渡著月光悠悠飄來,心中更是生起無限的美麗鄉愁。才真正明白故鄉之于人的意義還并不僅僅是一種地域上的眷戀和懷舊,更在于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上的血脈維系和靈魂回歸。
⑤也許是一種宿命,藝術華美的背后隱藏著的往往是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凄楚和辛酸,文化史上不少藝術家都無不經受了人生的種種苦難,而后才在生命的砥礪中真正臻至藝術的巔峰。馬思聰二十來歲就早已成功地寫出優美的代表作《思鄉曲》,但沒想到,命運還是讓他在晚年嘗盡了流亡他鄉的顛沛和思鄉之苦,真是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⑥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一個晚上,馬思聰聽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哭了,他還請求他的夫人不要理會他,讓他哭個夠,他流著淚說:“這個世界很美!”
⑦每每在聽《思鄉曲》的時候,倘若紛飛的思緒不經意間忽地觸及到馬思聰生命中的這個感人細節,我的淚水就會止不住地流下來。是的,這個世界很美。只有在內心里深深愛著故國和親人,深深愛著生活和藝術的人才會真正感知到這個貌似無情的世界的魅力,才會在歷盡劫難之后堅守當初的那份熱愛并且由衷的生發出對于世界的感恩之情。
1.第一段中“我常常是懷著鄉愁的沖動從馬思聰的《思鄉曲》出發去尋找自己的故鄉的”的含義和作用。
2.第六段寫馬思聰聽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哭了,卻又說“這個世界很美!”此語是否矛盾,為什么?
3.馬思聰因聽見《命運交響曲》而流淚,你也曾為某種藝術作品的藝術魅力深深感動吧?請寫下來,并說明理由。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中,
那么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中,
那么
他就學會了自卑;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
那么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中,
那么他就學會頭腦平靜地生活。
——《學習的革命》
要求:
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含義;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