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1-08
620

2012年6月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幼兒園)真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遇到這種問題教師應從學生立場出發,著眼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妥善處理。教師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能在同學面前發脾氣,否則會失去教師的威信,也會影響全班同學的情緒和課程進度。最好以關心的語氣幫助他清醒。故D項做法不妥。
2、D【解析】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
3、C【解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D【解析】《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五條規定,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時間、空間、材料)。游戲材料應強調多功能和可變性。應充分尊重幼兒選擇游戲的意愿,鼓勵幼兒制作玩具,根據幼兒的實際經驗和興趣,在游戲過程中給予適當指導,保持愉決的情緒,促進幼兒能力和個體的全面發展。
5、A【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戰略主題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6、D【解析】《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六條規定,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
7、B【解析】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
8、B【解析】《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9、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條規定: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
10、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11、B【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2、A【解析】中國現代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童話是葉圣陶的《稻草人》,這篇童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20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13、C【解析】童話《四季的風》的作者是嚴文井,第一部童話集《南南和胡子伯伯》。
14、D【解析】由于阿拉伯位于中東地區,連接歐亞,這是其地理優勢。同時阿拉伯人素來以善于經商聞名,來往于中國和西方,把指南針和火藥帶到了歐洲。
15、A【解析】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試驗,均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
16、A【解析】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成就最高的“三杰”分別為:達 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
17、D【解析】光學和電磁學產生于19世紀。
18、B【解析】《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此文為其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19、B【解析】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篇幅最長的抒情詩是屈原的《離騷》。
20、A【解析】關于中國傳統五禮,有兩種說法:一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二是指古代五種禮制。
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21、D【解析】《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課時工作量,確保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22、A【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中某單位工會希望通過發宣傳冊的方式來教大家預防和治療腰頸椎疾病。
A項說明采用發放宣傳冊的方法并不能達到預防和治療腰頸椎疾病的效果,直接削弱了題于觀點;B項說明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和C項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題干觀點,并不代表該宣傳冊對于預防和治療腰頸椎疾病就完全沒有效果,其削弱程度不及A項;D項是否伏案工作與題干的觀點無關。故答案選A。
23、C【解析】結論型題目。題干只是說有一位中國畫家覺得畢加索的做法“可氣”,不是不以為然,況且也沒有提到中國作家對這種做法的態度,A項錯誤;由題干只能推出畢加索參與過許多藝術類型的創作,而無法推出其他人的情況,B項錯誤,C項正確;D項說法過于絕對,錯誤;故答案選C。
24、C【解析】地球每天的時間都比前一天延長1/700秒”是對“一個曾引起人們關注的問題”的說明,只要理解了這一句話,便可得出正確答案。地球一天即自轉一周的時間,每天的時間都比前一天延長,而時間與速度成反比,時間延長,說明地球轉動的速度減慢了,所以這個“人們關注的問題”就是地球自轉速度減慢;因此正確答案為C。D項與C項意思相對,顯然錯誤。材料中并未涉及“地球運行時間”的問題,故A、B兩項不選。
25、C【解析】有人也許認為”說明作者對這個觀點是持反對意見的,由此可排除表肯定的B、D。由后文的“這種關注就應包含對支撐義理的材料的審慎核查與選用”可知,作者強調對材料真實性的審核,而劃橫線處的觀點則是以“不妨害義理”為理由模糊材料細節,故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應為C項。劃線句子并未強調要重視表達義理,而只是以此為借口,故A不選。
26、C【解析】由“拍攝”可知,句中“我”的身份是攝影師。攝影師的工作特質就是以照片的形式把生活中有意義的瞬間定格,“捕捉鏡頭”是攝影過程中常用的詞語。另外,第二空中,由后句的“令人敬畏的大自然和歷史”可知,面對如此宏大的背景,攝影者的態度應該是充滿“敬意”的。本題選C。
27、B【解析】文段由我國大量嬰兒由于缺鐵而面臨發育、死亡威脅的狀況,引出政府啟動的鐵強化醬油全國性營養改善項目。然而,由“鐵醬油至今大都在貨架上睡覺”可知,這個公益項目卻并不被公眾所普遍接受。究其原因,“無人知曉”背后反映的是宣傳力度不夠致使項目無法迅速有效傳遞給大眾的問題。8項恰當地概括了文段主旨,當選。
28、B【解析】由題干可知,魯迅先生所說的是辛亥革命(即文中“國民革命”)之后的事情。分析背景知識,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因此C項說法是不正確的。根據常識判斷,A、D兩項說法也不正確。故B為正確答案。
29、B【解析】文段最后一句“這是現代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是對前文的總結,分析此句中的“這”所指代的內容即可抓住文段主旨。根據就近原則,此句中“這”指代的是前一個句子。即“這就使自然科學發展成為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結合文段最后的總結句,本文的主旨就是“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是現代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即答案為B。
30、C【解析】由李四的話錯可知,南京的晚報并非都辦得不錯,即南京市有的晚報辦得不好;由陳六的話錯可知,南京市的晚報并非都辦得糟,即南京市有的晚報辦得不錯,王五的話對。而張三的話與陳六的話等值,所以張三的話也是錯誤的。故正確答案是C。
二、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1)從李友星老師身上,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應有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2)愛崗敬業就是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
的神圣職責,志存高遠,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
(3)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敬業,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于事業,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李老師是愛崗敬業的楷模,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他對祖國人民的忠心,他對西部孩子的真情,他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為我們樹立了愛崗敬業的榜樣,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教師工作崗位上,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履行自己為國家、為民族未來培育人才,的光榮職責。
2、【答案要點】(1)根據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內容教師應當尊重家長,理解家長;經常家訪,互通情況;密切配合,教育學生。
(2)正確處理教師與幼兒家長的關系:第一,教師與學生家長應建立平等的關系;第二,教師與學生家長要有良好的溝通習慣;第三,教師與家長要換位思考??傊?,家長與教師的關系只能是平等互助的、齊心協力的朋友關系,只有雙方同心協力且方法得當,關系才會融洽,才會出現“1+1>2”的教育效果。
(3)要尊重家長。教師與幼兒家長要建立良好的關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家長,教師把家長召來,對于幼兒存在的問題,要善于和家長一道實事求是地分析,共同研究方法。
(4)教師要善于與家長溝通。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要表示出對幼兒的真正關心,要避免情緒化,不要與家長爭辯,要努力尋找共識,力爭找到雙方意見一致的解決方法。溝通不同于發號施令,要給家長足夠的說話時間,認真聆聽家長的解釋,同時鼓勵家長提問。
3、【答案要點】(1)此案例中教師組織的活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特點:全民性、全面性、發展性、開放性、實踐性、自主性等。
(2)活動中的孩子們一起分享講述了自己在家是怎么睡覺的,并一起表演了睡覺前的過程,小朋友還和老師一起合作把小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都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全民性,同時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造就了平等的公民或國民”。在活動內容方面,教師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更是學習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識,而且教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都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全面性,同時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目標:“提供個體適宜的生存能力、基本品質的訓練,使個體在基礎教育結束之時,具有初步的進入市場經濟而獨立生存的本領和品質,尤其是適應多樣環境生存所需的本領和品質”和“培養學生依法規范自己行為的意識和習慣”。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家中都有條件讓幼兒有一個獨自的房間,因此教師要培養幼兒養成獨自睡覺的習慣,這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發展性;教師不是直接教幼兒知識,而是以幼兒感興趣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展開活動,讓幼兒自主積極地學習,使學習成為了快樂的事情,這體現了素質教育的開放性;通過讓幼兒自己操作,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學習,這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實踐性;這次活動讓幼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而不僅僅是教會幼兒多少技能、技巧,這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自主性,同時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習慣、愛好和能力”。
(3)案例中幼兒教師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并且使課程內容豐富而全面,這體現了幼兒素質教育內容的選擇“注意興趣的立足點”和“課程內容要豐富而全面”。案例中教師以指導為主,以教學為輔,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幼兒素質教育的策略:“從小事抓起,培養幼兒積極成功的心理情緒”,“以導為主,以教為輔”,“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和“強化幼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4、【答案要點】(1)不同意?!督逃ā放c《教師法》中規定的教師所享有的管理學生的權利是指教師具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的權利。李老師對此事的解釋是對管理學生權利的誤讀。
(2)這種變相體罰和侮辱人格的行為違反了《教師法》第37條、《幼兒園管理條例》第17條中關于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的規定,體罰幼兒是違法行為。
(3)本案中李老師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寫作題
《教師要有大海一樣的胸懷》
移動端訪問:2012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