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沖刺試題及答案五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9
742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常見的教學過程組織形式”。
【名師詳解】略
2.【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主要心理學流派的辨別”。
【名師講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心理學研究的焦點應該放在那些“自我實現”的人身上,本題中突出了“自我實現”的作用。本題正確答案為A。
3.【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班級自我管理的最好載體”。
【名師詳解】班集體是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
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英語學科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
【名師詳解】《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小學畢業生的英語詞匯要求,即二級詞匯要求為:(1)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2)了解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的。故本題選C。
5.【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名師詳解】研究總是以不斷地學習為基礎的。所以,通過教師學習,教師才會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眼光,教師的行動研究可以正常進行。
6.【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教育學的基礎知識”。
【名師詳解】“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篇”。
7.【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運用相關知識對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
【名師詳解】教學互動方式的多向性有利于發揚民主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8.【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過程性評價的內涵”。
【名師詳解】過程性評價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評價,促進評價過程和學習過程相融合,傾向于過程與發展的價值取向。也就是說,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狀態、行為,過程評價是對課程實施意義上的學習動機、過程和效果的三位一體的評價,是采取目標和過程并重的價值取向,主張采用內外結合、開放式的形式來做,主張評價過程和教學過程的交叉和融合,評價主體與客體的互動與整合。過程性評價的功能包括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水平作出判斷,肯定成績,找出問題。促進學生對學習的過程進行積極的反思,從而更好地把握學習的方式方法。
9.【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生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的特點”。
【名師詳解】非正式群體是相對于班委會、團小組等一類正式群體而言的,是無正式規定下自發形成的群體。這種群體的成員間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完全是以個人間的好感、喜愛為基礎的。各種非正式群體都有自身的價值取向,不同非正式群體間的價值取向有差異性。而正式群體中的內部成員間在價值取向上保持較高的一致性。
10.【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信息技術的特征”。
【名師詳解】網絡中去個性化就是指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賽博空間內,個體喪失其同一性和責任感的一種現象。在網絡中去個性化狀態下個體的行為責任意識會明顯喪失,從而導致個體做出在現實社會中通常不會做出的事情。
個體在網絡中去個性化狀態下的表現可分為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消極表現主要有:(1)個體違規行為增加;(2)個體羞辱感淡化;(3)個體自我評價降低;(4)個體自控能力降低。積極表現主要有:(1)利他行為增加;(2)不斷自我超越。如現實中害羞者可能是網絡中的大膽者,現實中的孤僻少言者可能在網絡中呈現出熱情主動、能言善辯的個性特征。故本題選B。
11.【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
【名師詳解】小學低年級兒童主要以社會反映作為自己情感體驗的依據,中年級兒宣則主要以一定的道德行為規范為依據。
12.【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常見的教學日記的形式”。
【名師詳解】常見的教學日記的形式包括提綱式、點評式、專項式和隨筆式等。
13.【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
【名師詳解】練習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對于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于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據小學生自控能力弱、依賴性強等特點,小學各科教學中經常運用練習法。
14.【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類型”。
【名師詳解】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類型包括:(1)診斷性評價,是在實施教學活動之蒔進行的評價,目的是了解學生對開始的學習內容的“準備程度”,了解學生的興趣、個性背景、才能、知識技能等情況;(2)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評價,是評價的主要形式。目的在于了解教學的效果,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及所.存在的問題或缺陷;(3)總結性評價,屬于教學后的評價,一般在學期末或學年末進行。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在一學期或一學年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要求,對教學效果做出比較全面的綜合性的總結和成績評定,給學生劃分等級,也評定教學方案的有效性。
15.【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科技活動的內涵”。
【名師詳解】小學科技活動是小學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科技活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以培養小學生實際運用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創造性才能的有計劃的活動。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沖刺試題及答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