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9-26
675

2016年上半年國家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近朱”“近赤”指的是環境不同。
2.D。【解析】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學代表人物,杜威是現代教育學派的代表。
3.C。【解析】小林知道自己不應該拿別人的蘋果,說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認知;忍不住去拿,說明他意志品質比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應加強道德意志的鍛煉。
4.B。【解析】幼兒、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學校教育體制的基本內容。
5.A。【解析】B、C、D是學校教育的特點,而“生活化”說的是家庭教育。
6.C。【解析】題干中的對事物進行感知以獲取資料,說的是通過對事物的觀察進行的研究,說的是觀察法。
7.A。【解析】夜盲癥主要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應補充維生素A營養素或胡蘿卜素提取物,魚類富有豐富的維生素A,最宜夜盲癥患食用,可以預防干眼病、夜盲和各種角膜炎。
8.B。【解析】周期性的加強或減弱的現象是注意的起伏,或者注意的動搖。
9.A。【解析】思維的間接性是指我們無法直接看到本質,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進行研究推理。
10.A。【解析】場獨立的人具有獨立性,有主見,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故選A。
11.C。【解析】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中,班杜拉提到動機過程的時候,提到了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概念。
12.B。【解析】小英建立了對穿白大褂的醫生的恐懼,但分辨不出是誰要給她打針,認為所有穿白大褂的都會給他打針,就把恐懼泛化到所有穿白大褂的人身上。
13.D。【解析】理想的課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機構、學術團體與課程專家提出的應該開設的課程;正式的課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門所規定的課程,也即列入學校課程表中的課程;領悟的課程是教師對正式課程所領悟而形成的課程;運作的課程是教師在課堂上所實際實施的課程。古德萊德的課程層次理論還有經驗的課程,是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實際上體驗到的東西。
14.A。【解析】荀子的這句話表明學生要從低到高,從小到大,最終才能有所成就。這符合的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故選A。
15.C。【解析】題干表述能夠正確計算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這屬于一種計算的技能。區別于知識性目標,如果表述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就屬于知識性目標。
16.C。【解析】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是說按照學科的邏輯線索展開,屬于縱向的組織方式。而橫向組織打破了學科的知識界限,按學生發展階段和需要為依據來組織的。
17.A。【解析】題干的關鍵詞是統一要求,選擇課程計劃。課程標準也叫教學大綱,BC是一個概念,故排除。
18.B。【解析】題干強調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獲取知識,所以選擇實驗法,故選B,演示法強調老師示范學生觀察。
19.C。【解析】老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對學生進行了體能測試,為以后的教學作為依據,是診斷性評價。
20.A。【解析】題干強調小學階段的綜合課程,即體現了新課程結構的綜合性。
二、簡答題
21.【參考答案】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歸屬與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求知的需要
(6)審美的需要
(7)自我實現的需要
其中,前四個層次屬于缺失性需要,后三個層次屬于成長性需要。
【其中,第5、6條可以不寫;此時第五層為成長性需要】
22.【參考答案】
(1)身心發展早晚的差異
(2)身心發展速度的差異
(3)身心發展達到水平的差異
(4)身心發展的性別差異
23.【參考答案】
(1)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
(2)尊重信任學生,積極發揚學生的優點、優勢
(3)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和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