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基礎考察模擬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6-08
473

2016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科目基礎考察模擬試卷是根據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編輯整理的基礎知識測試試卷,所有題型均按照歷年考試真題結構布置,適合教師資格證考生進行知識點考察及真題答題節奏的把控練習,所有試卷后均附含參考答案解析,以便自行審閱。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向來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最為關鍵的環節。
A.自我教育
B.在職培訓
C.職前教育
D.入職輔導
2.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的特點。
A.創造性
B.長期性
C.復雜性
D.示范性
3.教師的根本任務是(),全面實現教育目的。
A.關心學生的學習
B.教書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學
4.國家建立統一的義務教育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務分為()職務、中級職務和高級職務。
A.初級
B.一級
C.二級
D.講師
5.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教學輔助人員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制度。
A.教育職員
B.教育職員聘任
C.專業技術職務聘任
D.教師聘任
6.《禁止使用童工規定》規定任何用人單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齡是()。
A.不滿18周歲
B.不滿16周歲
C.不滿15周歲
C.不滿14周歲
7.男同學小陳平時自由散漫,學習不認真。一天,他在課堂上用手機給班上的女同學發短信“曾某,我愛你”,被上課的王老師發現。王老師收繳了小陳的手機,并將小陳的短信向全班同學宣讀,同時指責其“思想墮落,道德敗壞”。下課后小陳要求王老師歸還手機,王老師說:“這是罪證不能歸還,要交學校教育處。”校長指出:王老師①未經學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學生的隱私權,②批評的話語侵犯學生的人格權,③收繳手機侵犯學生的財產權,④作為老師不能以違法的方式對待學生的違紀行為。你認為校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就必須()。
A.愛崗敬業
B.勇于創新
C.嚴謹治學
D.終身學習
9.隨著時代的進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氣氛和父母子女關系正在形成,但隨著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很多孩子對父母的教誨聽不進或當作“耳邊風”,家長感到家庭教育力不從心。為此,教師應該()。
A.降低或放棄對家長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長,讓家長成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長,樹立家長的威信,從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這些家長
10.《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是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我國初步實現“兩基”目標后,進一步落實()戰略的又一大決策。
A.鄧小平‘科教興國
B.江澤民科教興國
C.習近平依法治國
D.胡錦濤素質教育
11.新的教育思想必須在教育教學改革的()中產生。
A.研究
B.實踐
C.理論
D.制度創新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所稱的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滿18周歲的公民
B.未滿16周歲的公民
C.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公民
D.未滿14周歲的公民
13.我國《教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國家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社會組織采取措施,為公民接受()創造條件。”
A.教育
B.平等教育
C.普及教育
D.終身教育
14.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到衣村地區、民族地區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其身份是()。
A.志愿者
B.實習者
C.兼職者
D.見習者
15.有一個學生經常上課打瞌睡,對此,教師最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是()。
A.讓他的同桌叫醒他
B.讓他坐在教室的前部或者靠近講臺的地方
C.讓他回答問題使他保持活躍狀態
D.當著全班同學面訓斥他,使他清醒
16.教師要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這說明教師要樹立()職業道德。
A.教書育人
B.愛崗敬業
C.為人師表
D.終身學習
17.下列觀點不屬于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是()。
A.生物在代代相傳的繁育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變異
B.變異的長期積累,導致各個物種出現千變萬化
C.變異是長期存在、逐步發展的,進化是逐漸發生的
D.生物進化不是“適者生存”,而是“幸者生存”
18.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物理學家()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于160億年前溫度和密度極高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
A.愛因斯坦
B.奧本海默
C.伽莫夫
D.霍金
19.下列哪位古代文人不是“初唐四杰”?()
A.王維
B.楊炯
C.盧照鄰
D.駱賓王
20.標志著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誕生的作品是()。
A.《浮士德》
B.《魯濱遜飄流記》
C.《紅與黑》
D.《人間喜劇》
21.把數學和語言學這兩門差別懸殊的學科聯系起來的強有力的紐帶,是語言通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前者實現了語言符號的遠距離傳輸和轉換,后者則用數字化的快速運算來處理非數值符號——語言。20世紀以來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的要求,使數學的領域空前地擴展了,語言學的領域也空前地擴展了。它們都擴展到以符號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因而就發現了共同的邊界,并且彼此滲透。于是,一門新興的邊緣科學——數學語言學應運而生了。
上面文段中“共同的邊界”所指的應是()。
A.語言符號的遠距離傳輸和轉換
B.用數字化的快速運算來處理非數值符號
C.以符號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
D.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的要求
22.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以發展促節約,以節約保發展。如果資源節約技術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節約型社會的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那么環境保護就可以獲得更加有力的保障。全社會只有增強資源節約意識,資源利用的效率才能充分提高。由此可見()。
A.如果資源利用的效率充分提高了,那么說明全社會資源節約意識提高了
B.只有資源節約技術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資源節約意識才能進一步增強
C.如果節約型社會的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那么環境就可獲得更加有力的保障
D.只有節約型社會的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才能進一步提高資源節約的管理水平
23.對搜索引擎的描述錯誤的是()。
A.搜索英文資料,Google較為合適
B.搜索中文資料時,百度的資源更豐富
C.網絡提供的多種搜索引擎在查詢范圍、檢索功能等方面各具特色
D.搜索時,輸入的關鍵詞越多越好
24.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擬人)
B.徜徉在古詩的海洋里,陶淵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瀟灑飄逸,杜子美的濟世情懷,岑嘉州的邊塞放歌,無不讓人蕩氣回腸。(排比)
C.大家都很喜歡她,因為她長得像明星劉亦菲。(比喻)
D.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反問)
25.以下屬于議論文特點的是()。
A.重在說理
B.形象反映生活
C.以情感人
D.解說性強
26.“盲人摸象”體現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說明了信息具有()。
A.價值性
B.時效性
C.載體依附性
D.共享性
27.下列不屬于行書的代表作品“三希”的是()。
A.《伯遠帖》
B.《蘭亭序》
C.《快雪時晴帖》
D.《中秋帖》
28.下列歌曲屬于俄羅斯民歌的是()。
A.《拉網小調》
B.《桔梗謠》
C.《小杜鵑》
D.《伏爾加船夫曲》
29.某學校甲、乙、丙三位老師年齡各不相同,一位喜歡足球,一位喜歡籃球,一位喜歡排球。還知道:甲老師比喜歡足球的人年齡大;喜歡排球的老師比喜歡籃球的老師年齡小;乙老師年齡最大。
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甲老師年齡最小
B.乙老師喜歡排球
C.丙老師喜歡足球
D.三位老師年齡大小無法確定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怎樣評價學生的優、良、中、差呢?為此,某班制訂了這樣的標準:一是在大綱規定的基礎科60分以上,并能發現自己的特長且有所發展的,視為及格;二是基礎科及格或良好,特長科明顯超過同年級學生的,視為良好;三是基礎科良好,特長科大大超過同年級學生或有所發明創造的,視為優秀;四是僅基礎科及格或僅特長科有所發展的,均視為不及格;五是僅基礎科良好,或特長科單方獨進的,視為畸形發展,作降格評價。這一評價標準的實施,使絕大部分差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優勢與途徑,也使文化課考試分數好的學生不再自我感覺良好,從而找到了良性互補、和諧發展的新路子。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高漲,各科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總分由原來年級的倒數第二,上升到年級的第二名。
請你針對案例中制訂的評價標準,談談自己的看法。
31.某縣某村村民黃某的兒子,由于幼時患病,造成左腳跛瘸,導致行動不便。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黃某帶他到黃家屯小學報名入學,但學校以他是殘疾兒童為由,拒絕招收。為使兒子能夠入學,黃某又帶他到附近的另一所學校龍門鎮小學報名。而龍門鎮小學則以此兒童非所屬學區為由,也拒絕招收。
學校的做法是否違法?為什么?
32.
海龜
張抗抗
D有一個可愛的3歲女兒,對女兒一向有求必應。他的工作單位離家近兩小時路程,為了減少往返,他總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兒在晚上臨睡前必要讓他講個故事。一年過去,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癟癟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凈。
女兒卻不肯善罷甘休,抱著他的膝不肯上床,連妻也哄她不好。
他滿心焦慮。雖是周末,晚上他還得趕寫一篇文章,研究所的頭兒親自點名讓他在一個學術會議上發言,他將有機會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與才華。
“爸爸講故事呀”,女兒糾纏不休。
講什么呢?他真沒有時間。發言關系到對他實際水平和個人價值的確認,聽說很快就要評職稱了。
他突然記起在當天報紙上看到的一則趣聞。當時無意瞟了幾眼,現在倒可以用來對女兒濫竽充數一番。
“從前,在一個海島上……”他開始盡量耐心委婉地對女兒娓娓道來。“那兒的人家家戶戶養著一種大海龜。海龜像一只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殼和很粗的爪子。那個海島上沒有汽車,沒有自行車,也沒有小毛驢,這個人要到島上另一個人家去串門,就騎著海龜去。海龜最愛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龜背上,用一根細桿子拴上一根繩,香蕉就懸在海龜腦袋上,離它只有幾步遠,海龜想吃香蕉,就開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夠不著,于是它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這樣它背上的人就順利到達了目的地……”
女兒不知什么時候已睡著了,腮上掛著淺淺的酒窩。
他連續晝夜伏筆奮戰。發言很成功,獲得大家的好評,文章將被收入當年的年會專集。
有人私下議論,說他雖然是助研,實際上相當于副研究員的水平。
轉眼又到了星期六,他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時,才想起這一星期忙得昏頭昏腦,竟然又忘了給女兒準備故事。
出乎他意料,女兒臨睡前忽然對他說:“爸爸,今天你還講那個大海龜好不好?”
他松了一口氣,卻納悶女兒何以對這大海龜如此感興趣。
“……就這樣,騎著海龜的人順利到達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講完了故事。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同女兒親近的情緒。他心里實際上還在惦記著自己的職稱。如果這次能評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兩居室的住房,工資也可增長幾十塊錢,這可是個不小的數目。昨天上頭又給了他新的任務,他必須在一個月內,評出一部有關W理論的200頁的專著,三個月內編出一部新的辭典,六個月內與人合寫出一部有關W理論的評述……“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做完這些事。
“那騎海龜的人到地方了以后,到底怎么樣了呢?”女兒竟然破例沒有睡著,眨著黑葡萄似的眼睛看著他問。
他說:“騎海龜的人到地方了以后,就把海龜整個兒翻過來,一翻過來它就不能逃跑了,只能乖乖等它的主人去辦完事,再把它翻回來騎它回家。”
女兒似還要問什么。他不耐煩地拍拍她的腦勺,把她交給了妻。
為了不受干擾地在規定時間內全部完成以上任務,真正奠定他在學術界的地位,他索性把鋪蓋搬到了研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圖書館資料室里,不這樣做就對不住自己也對不住領導對他的信任。一個幾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能頂用的還是他這樣的中青年骨干。但無論怎么辛苦,他覺得前面總還有個盼頭…一
半年后他第一次疲憊不堪地回家:心里如釋重負。女兒見到他,目光轉向媽媽,那句話沒問出來:這個人是誰呀?臨睡前,破天荒第一回并不纏他講故事,大眼睛骨碌碌轉了幾回,終于問:“我想起來,上次你講的大海龜,后來到底有沒有給它吃香蕉呢?”
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給了。女兒卻不滿意,又問他到底給了幾個,他說一串,女兒又問是不是每次都給,他茫然……
星期一上班得知職稱名額已定,他因年限不夠,沒有希望晉升;工資不動,住房當然暫時也不能動了……他感到渾身骨骼疏松……
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龜,他如果告訴女兒,人并沒有把香蕉給海龜吃,對女兒來說未免太殘酷了,他不忍心。
(1)文中有兩個懸念,分別是什么?
(2)這篇小說以“海龜”為題,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
三、寫作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文。
東鄰人家的岳母死了,殯葬的時候需要一篇祭文,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師幫寫一篇。墊師便從古本里規規矩矩地抄了一篇,沒想到誤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禮正在進行的時候,識字的人發現這篇祭文完全弄錯了,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責問老師。塾師解釋說:“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無論如何不會錯,只怕是你家死錯了人。”
根據上面材料給你的啟示,寫一篇文章。
要求:請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或含義。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