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前試題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7-19
608

21.環境文化從廣義上講,既包括物質的成果,又包括精神的成果;從狹義上講,則只包括精神的成果,它主要指那些在環境保護問題上所取得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是整個人類的廣泛共識,以及含有這些“共識”內容的多種文化藝術的表現形式。
文段中的“它”指代的應是()。
A.環境文化
B.廣義環境文化
C.狹義環境文化
D.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
22.建設和諧社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進一步完善社區的管理體制,才能明確社區的社會職責;如果不提高社區的服務水平,就不能滿足居民快速增長的各種需求;社區管理的法規建設是社區基層民主自治的重要前提,而加強社區基層的民主自治也有利于完善社區的管理體制。由此可見,()。
A.如果不能提高社區的服務水平,就不能提高社區的服務質量
B.如果不進一步完善社區的管理體制,就不能明確社區的社會職責
C.只有加強社區管理的法規建設,才能明確社區的社會體制
D.只有加強社區基層的民主自治,才能滿足居民快速增長的各種需求
23.在對某鄉鎮情況研究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以下信息:(1)富裕的張村村民都非常勤勞;(2)相對貧困的李村也有村民非常勤勞。由此可見,()。
A.非常勤勞但不是李村的人一定是張村的村民
B.非常勤勞但不是張村的人一定是李村的村民
C.非常勤勞的人有些不是張村的村民
D.該鄉鎮非常勤勞的人不是張村的村民就是李村的村民
24.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晉祠,真不愧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設問)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擬人)
D.千萬條腿千萬只眼,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夸張)
25.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應該做到樸實而簡明、()、周全而完整。
A.準確而規范
B.簡短而客觀
C.真實而不夸張
D.確切而客觀
26.()是秦代的官方文字。
A.大篆
B.隸書
C.小篆
D.楷體
27.學習了信息技術課程后,某同學在老師的幫助下制作了個人網站。為使個人網站內容豐富、圖文并茂,他把自己的一些學習心得、照片及班級活動的歌曲和錄像等信息一起放到了網站上。該同學的個人網站包含了()等類型的媒體信息。①文本/文字②圖像/圖片③音頻/聲音④視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下列不屬于21世紀重點研究開發的高新技術領域的是()。
?、傩虏牧霞夹g②新能源技術③海洋技術④生物技術⑤信息技術⑥航天技術⑦太陽能技術
A.①②⑦
B.③④⑦
C.①⑤⑥
D.⑦
29.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再別康橋》、《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鄉愁》,分別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詩作
B.巴爾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說家,前者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巨匠,后者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奠基人
C.魯迅曾對章回體長篇小說《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給予很高評價,這部小說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齡
D.人稱“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詩善文,《過華清宮》和《阿房宮賦》都是他的名作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2006年8月13日,某市某小學學生王某(10歲)參加所在班級的課外野游活動,事前學校有倡導,班主任要求學生自愿參加。當日下午3時,班主任帶領同學們來到海邊進行戶外活動,要求學生只能下淺水玩。王某與其他幾名同學及一名男老師一起下水,由于當時風浪較大,王某游得較遠,溺水下沉,被同學救土岸送至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試結合《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對該案例進行分析。
31.班主任張某以加強班級管理和嚴肅校紀班風為由,在班級制度中做出了如下規定:學生上課遲到一次罰款1元,曠課一次罰款2元,不按時完成作業罰款3元,損壞公物罰款10~200元,吸煙、酗酒、打架斗毆罰款20一100元。班里的一些同學已相繼向張某繳納了罰款。
請分析張某的行為是否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什么?
32.王兵老師的數學課教得非常出色。一些數學成績并不怎么樣的學生,經他一指點,不久數學成績便有飛快的提高。他特別喜歡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他除了教兩個班的數學外,還當高一班的班主任。但是他的班主任工作卻令人不敢恭維。有的學生報怨說,王老師的全部心思都在數學上,組織課外活動,主要是解數學題;開班會,還是講數學題,不過主要講練習中的錯誤。而且王老師偏愛數學成績好的學生,班委會就是由數學尖子組成的,對其他學生似乎比較疏遠。
有些學生不買他的賬。每當遇上學生不守紀律,王老師就把全班學生訓一頓。而且采取槍打出頭鳥的辦法,狠狠地整“鬧事’’者。但這并沒有改變班上一團糟的局面,弄得許多老師在班上無法上課??吹阶约旱陌嗉?,王老師很無奈。他認為自己盡了力,班會沒少開,課外活動經常搞,也經常找學生談話,做思想工作,但總是效果不明顯。
閱讀上面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1)從上面的材料來看,王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沒有做好。請問,王老師陷入班主任工作困境的原因是什么?試給予分析。(4分)
(2)從王老師的經歷來看,作為班主任,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師的素養外,還應具有哪些特殊的素養?(5分)
(3)怎樣來看待王老師的課堂管理策略?對于課堂“鬧事”者,作為班主任應該怎樣進行管理?(5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先賢蘇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識”,后人對此提出質疑“道德可教嗎”。請以“道德是否可教”為話題進行寫作。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前試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