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素質》預測試卷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5-29
352

20、在1994年提出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行動研究這四種教師反思方法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波斯納
C.布魯巴奇
D.科頓
21、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都能得到自己的發展,這是檢驗教育者是否堅持( )的一塊試金石。
A.育人為本
B.以德興教
C.面向全體
D.精英教育
22、《兒童權利公約》確立的世界各地所有兒童應享有的基本人權不包括( )。
A.生存權
B.發展權
C.受保護權
D.受教育權
23、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發行的藥典是( )。
A.《本草綱目》
B.《丹經》
C.《千金方》
D.《唐本草》
24、下列朝代中,發生了“焚書坑儒”事件的是( )。
A.周
B.秦
C.漢
D.商
25、信息技術是指( )。
A.信息的獲取技術
B.信息的獲取、傳遞技術
C.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等技術
D.信息的加工處理技術
26、被譽為“秋思之祖”的是下列哪部作品?( )
A.《靜夜思》
B.《天凈沙·秋思》
C.《山居秋暝》
D.《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27、有的學校在學生手冊中規定:禁止男女生之間互訪宿舍。此規定從法學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釋為:男女生不得無故進人異性宿舍。這一解釋屬于( )。
A.目的解釋
B.文法解釋
C.歷史解釋
D.內容解釋
28、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應該做到( )。
A.充分地傳授知識
B.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
C.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D.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課程
29、《教師資格條例》規定:被撤銷教師資格的,自撤銷之日起( )不得重新申請認定教師資格。
A.三年內
B.五年內
C.七年內
D.十年內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14分,共42分)
30、記住回家的路
周國平
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的習慣是隨便走走.好奇心驅使我去探尋這里熱鬧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這途中,難免暫時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記起回住處的路線.否則便會感覺不踏實。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闖蕩,去建功立業,去探險獵奇,去覓情求愛,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記了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靈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靈的寧靜頗不易得。這個世界既充滿著機會,也充滿著壓力。機會誘惑著人去嘗試,壓力逼迫著人去奮斗,都使人靜不下心來。所須防止的是,把自己完全交給了機會和壓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風風火火或渾渾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尋求心靈的寧靜,前提是要有一個心靈。一個人唯有關注心靈,才會因為心靈被擾亂而不安,才會有尋求心靈寧靜的需要。所以,具有過內心生活的稟賦,或者養成這樣的習慣,是最重要的。注重內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獲變成心靈的財富。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尋找到回家的路。
如果一個人有自己的心靈追求,又在世界上闖蕩一番,有了相當的人生閱歷,那么,他就會逐漸認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于每一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有意義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于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以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機會的誘惑。我們當然沒有理由懷疑,這樣的一個人必能獲得生活的充實和心靈的寧靜。
(1)結合全文,請解釋文章標題“記住回家的路”的含義。
(2)文章最后一段說:“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請結合全文,談談這句話對你的啟發。
31、在師德報告會上,石老師這樣回顧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個學生生病了,把剛吃下去的午飯吐了一地,盡管味道刺鼻,但我問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會嫌棄嗎?于是,我拿起工具,彎下腰去收拾干凈。
一個學生的數學作業改了好幾遍,還是做不對,盡管我很心煩,但我告訴自己:如果我是這個學生,我也會很著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給他講解,直到他學會。
一個學生很調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要求完成作業,盡管我很生氣,但我告訴自己:他還是個孩子,我要幫助他。于是我向家長了解情況,制定幫教計劃,號召其他同學也來幫助他。
一個學生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盡管我不喜歡他的行為,但我要分析他這樣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觀察他,找他談心,跟他講道理,直到他改正。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石老師的教育行為。
32、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上小學的時候曾偷偷地殺死了校長家的狗,這在西方國家顯然是難以原諒的錯誤。幸運的是麥克勞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長,校長的懲罰是要麥克勞德畫兩張解剖圖:狗的血液循環圖和骨骼結構圖。正是這個包含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的“懲罰”,使小麥克勞德愛上了生物學:并最終因他發現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
試從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校長的做法。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文。
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蕭伯納有一次到蘇聯訪問,在街頭遇見一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離別時蕭伯納對小姑娘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蕭伯納。”不料那位小姑娘競學著蕭伯納的語氣說:“你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卡嘉。”這件事給蕭伯納很大的震動,他感慨地說:“一個人無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根據上述材料給你的啟示,從教育角度立意,聯系實際,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不要脫離材料內容,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字數1000字左右。
移動端訪問:小學《綜合素質》預測試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