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五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1-16
436

16、孔子的教學主張不包括( )。
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有教無類
D.教學相長
17、( )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針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標
18、地理教學中適用地球儀做教具體現了( )教學原則。
A.啟發性
B.直觀性
C.鞏固性
D.循序漸進性
19、心理輔導的目標有兩個:-是( ),二是尋求發展。
A.行為矯正
B.學會適應
C.克服障礙
D.學會調適
20、教師先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形式多樣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學生回憶、聯想或滲透學習目標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情趣。這種導人方式屬于( )。
A.問題導入
B.故事導入
C.事例導入
D.懸念導入
二、簡答題
21、簡述最近發展區概念及其意義。
22、簡述培養良好班集體的途徑和方法。
23、簡述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三、材料分析題
24、時下,在-些課堂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景:老師說:“同學們喜歡哪段就學哪段,大家自由組合,選擇同-學習內容的同學坐在-起。”于是,課堂成了“自由市場”,學生們交換位置,你爭我搶,自由民主的氣氛洋溢著這個空間。
作為教師你對這-教學現象怎么看?怎么辦?
25、19世紀末,美國西部有個壞孩子,他把石頭扔向鄰居的窗戶。把死兔裝進桶里放到學校的火爐里燒烤,弄得到處臭氣熏天。9歲那年,他父親娶了繼母,父親對繼母說:“你要注意這孩子,他在我們這里最壞,讓我防不勝防,頭痛死了。”繼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對孩子進行了全面了解后,對丈夫說:“你錯了,親愛的,他不是最壞的孩子,而是最聰明的孩子,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發揮他聰明才智的地方罷了.”繼母很欣賞這個孩子,在她的正確引導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來成為美國著名的企業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爾.卡耐基。
你怎樣理解“壞孩子”“差學生”?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發?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40分)
26、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文言文翻譯的原則是什么?
(2)根據教學對象,擬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3)依據設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課教學過程。
27、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說明“乃”和“潤”兩個字的書寫要點。
(2)以六年級學生為對象,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3)設計本課的導入環節,并說明設計意圖。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