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12
44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為了便于學生記誦,教師經常要求學生,多次重復背誦學習內容,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閱讀理解策略
2、抑郁癥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多疑
B.焦慮
C.心神不安
D.情緒低落
3、進行學校各項工作的報表統計屬于下列選項中哪-個職能部門的工作內容?( )
A.校長辦公室
B.教務處
C.政教處
D.總務處
4、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習的需要,選講聯系緊密的故事片段,寓教于趣中。這種導人方式屬于( )。
A.直觀導人
B.故事導人
C.事例導入
D.懸念導人
5、由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思考,通過雙邊活動獲取知識的方法叫( )。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討論法
D.自然學法
6、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7、在兒童早期,促使學生努力獲得學習成就的是( )。
A.認知內驅力
B.自我提高內驅力
C.附屬內驅力
D.學習期待
8、對于-個過份害怕貓的學生,我們可以讓他先看貓的照片.談論貓,再讓他遠遠觀看關在籠中的貓,最后讓他用手觸摸貓,逐步消除對貓的恐懼反應,這種方法在心理治療中屬于( )。
A.松馳訓練
B.肯定性訓練
C.系統脫敏療法
D.合理情緒療法
9、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是( )的言論。
A.盧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圖
10、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因素決定的。
A.政治
B.生產力
C.文化
D.軍事
11、上好-節課的最根本標準是( )。
A.教學目的明確
B.教學內容正確
C.教學方法靈活
D.學生主體性充分發揮
12、( )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陶冶法
D.評價法
13、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終極目的是( )。
A.形成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
B.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
C.強調學科內容的歸納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問題
14、學生從道德上理解道德規范并不很難,但是要真正把這種要求轉化為個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須經過道德實踐的親身體驗,其中轉化的“催化劑”是( )。
A.道德動機
B.道德評價
C.道德行為習慣
D.積極的道德情感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了解研究學生
B.組織培養班集體
C.協調各種教育力量
D.開展各種活動
16、“西鄰有五子,-子樸,-子敏,-子盲,-子僂,-子跛,乃使樸者農,敏者賈,盲者卜,僂者績,跛者紡?!边@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啟發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直觀性原則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