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09
43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創造性才能,激發興趣和愛好等為主要目的的班級活動是( )。
A.班會活動
B.節日、紀念日活動
C.科技活動
D.課外閱讀活動
2、從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征看,小學生記憶的主要方式是( )。
A.符號記憶
B.抽象記憶
C.命題記憶
D.形象記憶
3、當代教師素質能力的集中體現是( )。
A.教師的個人修養
B.教師的專業素養
C.教師的個性品質
D.師生關系
4、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備課
B.上課
C.作業布置與批改
D.教學評價
5、在杜威看來,教學過程的實質在于( )。
A.將教材上的學科知識內化為兒童的認知結構
B.從兒童現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兒童的現有經驗向著教材所包含的邏輯經驗不斷前進和發展
C.將掌握知識、發展能力與培養品格統一起來
D.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矛盾運動
6、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要采用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就要及時應對討論中出現的很多問題,下 列理解正確的是( )
A.進行小組討論時,每組人數越少越好,因為人數越多,每個人的發言機會就越少
B.如果發現討論中某人非常不積極,教師應該對其進行嚴厲的批評
C.發現學生的討論進入誤區或陷入知識瓶頸時,教師必須及時進行引導
D.討論要嚴格按照教師課前制訂的討論計劃進行,不能更改
7、幫助學生矯正其學習行為,以補救理解上的不足,屬于( )。
A.組織策略
B.調節策略
C.監視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8、布盧姆認為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是( )。
A.100%
B.80%~90%
C.70%
D.50%
9、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評價作品中的人物,從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導學生( )。
A.感受美
B.鑒賞美
C.表現美
D.創造美
10、教學評價( )測量和測驗。
A.不等同于
B.等同于
C.包括
D.毫無關系
11、對于小學生正式群體而言,其內部成員之間在價值取向上保持較高的( ),而非正式群體之間在價值取向上存在著較多的( )。
A.同質性差異性
B.一致性差異性
C.一致性獨立性
D.同質性獨立性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