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六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08
430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中華民國”成立后,教育部公布的小學校令規定初等小學校招收6歲兒童入學,修業年限為4年。
2.C【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他認為教育產生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3.A【解析】略。
4.D【解析】略。
5.D【解析】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應該為每個適齡兒童提供均等的就學機會,體現出普及性。
6.B【解析】略。
7.B【解析】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兒童做對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質獎勵或表揚屬于正強化。
8.C【解析】沖動型認知方式傾向于很快地檢驗假設,且常常出錯。
9.A【解析】根據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可知,個體根據家庭、社會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慮行為所產生的直接和明顯的后果,這屬于道德的前習俗水平。
10.D【解析】略。
11.C【解析】略。
12.C【解析】略。
13.B【解析】動機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強化功能,所謂的激活功能是指動機會推動人們產生某種活動,使個體由靜止轉化為活動狀態。
14.D【解析】“習”和“溫”是復習,鞏固的意思,因此體現的是教學的鞏固性原則。
15.B【解析】略。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加強綜合性,突出課程的整體教育功能。設置綜合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知識的整合,有利于課程的綜合化、多樣化。
(2)加強實踐性,突出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學習。強調小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發展中心,突出學校學習與學生經驗的聯系,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加強彈性,體現課程的適應性。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的同時,給地方和學校一定的自由空間,依據本地區和本校實際情況決定本校課程方案。
2.【答案要點】(1)教育科學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有效途徑。
(2)教育科學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學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可靠保證。
(4)教育科學研究是繁榮教育科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實踐基礎。
3.【答案要點】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種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無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條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種心理及行為異常的情形。具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則是從積極的、預防的角度對人們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傾向,使心理處于最佳的發展狀態。所以,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4.【答案要點】(1)學習動機的培養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①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系來培養學習動機。
②利用直接發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來培養學習動機。
(2)學習動機的激發可以有以下幾種途徑:
①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②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④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