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08
565

4.【答案要點】(1)講授式的教學方法。講授式的教學方法主要指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方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傳播思想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具體實施形式:講解教學方法;談話教學方法;討論教學方法;講讀教學方法;講演教學方法。
(2)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主要指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比較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具體實施形式:問題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發現教學法。
(3)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是指通過課內外的練習、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4)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現代教學媒體根據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和交互媒體等。
5.【答案要點】開展好課外活動,要求:
(1)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組織小學課外活動必須從全面貫徹教育目的,落實小學教育培養目標的高度確定每一項課外活動的具體目標要求,目標的確定要明確、具體。
(2)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要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要使學生自愿參加課外活動,就要使活動本身具有吸引力。吸引力來自活動內容的豐富多彩和組織形式的變化多樣,能符合學生的各種興趣和需要。
(3)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課外活動是學生的自主性活動,因此要充分依靠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主動性。
三、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1)分析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社會不良風氣對這些涉世不深、免疫力不強的青少年產生了消極影響,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社會不良風氣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的道德觀、人生觀的養成。二是學校、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或不足,讓我們失去了塑造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前沿陣地。目前,重智育輕德育、重教書輕育人的情況依然嚴重,很多家長對子女溺愛有加,教育不足。
(2)闡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就學校而言,應真正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上,把德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同時針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與時俱進地創新教育的方法;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不斷提高家長素質,使家長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克服溺愛、粗暴等錯誤做法,改掉不良習慣,在教育子女中起到示范的作用。與此相配合,社會要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青少年提供課余的活動場所,開展積極的主題教育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2.【答案要點】人的身心發展遵循著某些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制約著我們的教育工作。遵循這些規律,利用這些規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則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傷學生。
(1)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個體身心的發展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身心發展的個別過程和特點的出現也具有一定的順序。
(2)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3)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
(4)身心發展的互補性。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它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緒狀態對整個機體能起到調節作用,幫助人戰勝疾病和殘缺,使身心依然得到發展。
(5)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個體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都存在。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它不僅是自然性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
根據以上規律的總結,我們可知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而進行幼兒園小學化對兒童身心發展都有不利影響。
四、教學設計題
【參考設計】略。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