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08
565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中國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學校教育的形態。從西周以后,出現“國學”和“鄉學”,這是比較完備的學校教育制度。說明在西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學校教育就誕生了。
2.C【解析]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對象》,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國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3.C【解析】教學環境關系到學生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對學生認知發展有積極作用,因此它是課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疇。
4.B【解析】根據研究的功能可分為發展性研究、評價性研究和預測性研究。按研究的目的可分為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
5.D【解析】略。
6.D【解析】每個年齡階段的兒童身心發展特點不同,因此應采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同,體現的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7.A【解析】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嘗試~錯誤說。
8.B【解析】略。
9.D【解析】畫線屬于復述策略。
10.D【解析】略。
11.A【解析】課外活動是學生自愿選擇、自愿參加的活動,其基本特點在于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自愿選擇性。
12.A【解析】略。
1 3.C【解析】略。
14.D【解析】成就動機理論將動機分為力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15.B【解析】題干為教學評價的定義。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行政方法。這是指依靠行政組織和領導者的權力,通過強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對管理對象施加影響,按行政系統進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這是指運用法律這種由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并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來進行管理的方法。
(3)教育方法。這是指通過對正確的精神觀念的宣傳教育,從真理性方面啟發人們的理想,使之成為人們行動的動機,從而為實現學校目標而自覺努力的方法。
(4)經濟方法。即物質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質作為激勵動力,按照經濟規律的要求,運用經濟手段來實施管理。
(5)學術方法。這是對學校中的教學研究等學術工作進行管理時運用的方法。對這類工作的管理不應使用簡單的行政命令手段,而應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2.【答案要點】設計研究方案,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確定研究類型和方法。研究者要根據研究目的和課題內容的性質,確定研究的類型,如基礎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教育研究的具體方法也很多,如歷史法、調查法、比較法、實驗法等,研究者需要根據課題的類型確定采用哪一種或哪些研究方法。
(2)選擇研究對象。為了揭示教育現象與過程的發展規律,選取的研究對象必須具有典型意義。在研究對象的全體數量很大的情況下,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選取有代表性的研究樣本。
(3)分析研究變量。一個具體的研究課題,往往涉及多個變量及其相互關系,即多因多果。
因此,在設計研究方案時,研究者必須依據研究目的,詳細列出研究所涉及的所有變量,分析其中的關系狀態,確定和選擇研究過程中需要關注的變量。
(4)形成研究方案。要對研究的各項主要工作進行合理的安排。研究方案的形成,標志著研究方案的設計基本結束。
3.【答案要點】(1)保持正確姿勢,組織適當的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2)保護牙齒,培養兒童良好的用餐習慣。
(3)眼和耳的衛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營養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5)注意用腦衛生。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