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機考模擬卷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0-20
519

二、簡答題
21、童年期兒童的學習特征是什么?
22、簡述小學生心理輔導的途徑。
23、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三、材料分析題
24、以下是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的反思記錄:
今天要學習新課,首先對上一課進行復習。接著,在開始新課的學習之前,我請班上美術好的小明畫了一條魚,請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小蘭對魚做了簡單的描述,小剛的基礎不太好,我在課前讓他先行復習,所以他也能聽得懂跟得上。由此,三種類型的學生都初步掌握了新課的基礎學習,算是個好的開始。
問題:請對這位教師的反思找出理論依據,并說明對教育的啟示。
25、有一位學生在課堂土總是默默無言,老師為他寫道:“在老師的眼里,你是一個聰明文靜的孩子,每一次作業,你總是那么認真,每一節課,你總是那么專心,什么時候,能讓老師聽到你甜美的聲音。”親切的語言像漫漫春風,不僅讓老師和學生之閭不可逾越的鴻溝消失了,而且把學生的興趣吸引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良好的心理體驗之中。
問題:請評析該教師的評價方式。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40分)
26、地震中的父與子
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室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他知道兒子的教室在一層樓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救火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爸爸,真的是你嗎?”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你現在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活著?”
“我們這里有l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墻角,房頂塌下來架成個大三角形,我們沒被砸著。”
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里有l4個小孩,都活著!快來人!”過路的人趕緊跑過來幫忙。50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出口開辟出來了。
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問題(一):試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問題(二):如指導高年段小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問題(三):設計本文教學重點部分的教學流程,并簡要說明理由。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機考模擬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