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3-05
327

2013年北京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學》試卷 (2013年3月24啟用)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
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1、明確提出“教育即經驗的改造”的教育家是:______。 ( )
A.孔子 B.陶行知 C.杜威 D.布魯姆
2、我國奴隸社會的教育脫離生產勞動,其教育內容主要是:______。 ( )
A.六藝 B.四書 C.五經 D.七藝
3、制約教育發展規模和制度的是:______。 ( )
A.經濟發展水平 B.社會政治制度 C.文化發展水平 D.教育發展水平
4、“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所反映的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是:______。 ( )
A.家庭教育 B.遺傳素質 C.社會文化 D.傳統習俗
5、在中央文件中首次使用“素質教育”這一概念的是:______。 ( )
A.《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 D.《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6、為適應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稱為:______。 ( )
A.終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職業教育 D.義務教育
7、1966年國際勞動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關于教師的文件是:______。 ( )
A.《加強教師在多變世界中的作用的教育》 B.《今日之教師》
C.《明天的教師》 D.《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
8、實現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______。 ( )
A.德育 B.教學 C.管理 D.上課
9、_________在素質教育中起著靈魂和核心的作用,確保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 )
A.智育 B.體育 C.美育 D.德育
10、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者創設一定條件,人為地變革研究對象,從而驗證研究假設,探討教育現象因果關系,揭示教育工作規律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 )
A.調查研究 B.實驗研究 C.個案研究 D.經驗研究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11、學校教育活動包括三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__________。
12、赫爾巴特根據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教育的目的論。
13、師生關系包括師生的教育關系、道德關系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國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是:強制性、免費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
15、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的過程中享有的主要權利,可歸納為受教育權、人身權和__________________。
16、教學過程大致分為激發學習動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和_ __________五個階段。
17、作業的四種主要形式有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______________、各種書面練習作業以及各種實操作業。
18、品德評價法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班集體的構成要素包括:共同的目標、一定的組織結構、共同生活的_____________、一定的心理氛圍,情感紐帶。
20、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在于解決教育教學問題__________________不斷激發教師對工作的熱情。
三、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先判斷正誤,再簡要說明理由。答案寫在
答題卡上。
21、教育是增進人的知識與技能的活動。
22、人的發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23、制定教育目的不能憑人們的主觀愿望和臆斷。
24、課程計劃就是學科課程標準。
25、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等同于轉化后進生。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35分。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到2020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27、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有哪些促進作用?
28、在職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29、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30、簡述敘事研究的含義及具體實現步驟。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31、試論啟發式教學原則和基本含義及貫徹的要求。
32、案例分析
這學期,我接了一個學校有名的亂班,第一天走進教室就讓我目不忍睹,桌仰椅翻、污物滿地,看到這情景,我一聲不吭地把地面打掃干凈,一切都整治好了,才請同學們進教室上課,坐在老師親手打掃過的教室,全班學生都出奇的規矩,第二天,我依舊如此,有一些同學說話了,“李老師,讓我們掃吧”,我說不用了,堅持打掃了一個星期,本來值日都是學生做的,我親自打掃,讓學生最初的詫異到于心不忍到肅然起敬,之后我安排學生做值日,他們都能認真的完成,得到流動紅旗,還經常受到學校的表揚。
請問:李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哪種德育方法?請闡述其含義、特點及要求。
移動端訪問:2013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