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08
605

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心理學》參考答案(2011年3月7日)啟用
一、選擇題
1.B 2.C 3.C 4.A 5.A 6.A 7. A 8. B 9.C 10.D
二、填空題
11.反饋 12.差異性 13.準備率 14.斯金納15.形式訓練說
16.動機說17.原型定向 18.交互訓練19.事業 20.形成價值判斷
三、判斷題
21.學習遷移的概括認為兩個學習活動存在共同成分遷移產生的關鍵.
【錯誤】學習遷移的概括說強調概括化遷移中的作用, 而不是兩個學習的相同要素;認為兩個學習活動存在共同成分是學習遷移產生的關鍵的相同要素說.
22.兒童元認知發展經歷了從有意識到無意識再到自動化的過程.
【錯誤】兒童元認知的發展經歷的是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再到自動化的過程.
23.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識.
【錯誤】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 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確保某中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是經驗, 而不是關于經驗的知.
24.知識經驗越多, 創造性思維產生的可能性越大.
【正確】已有知識經驗是確保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25.教師資格考試是一種常模參照評價.
【錯誤】教師資格考試是以考生是否達到某種標準來判斷考試的考試結果的, 是一種標準參考評價, 而不是常模參考評價.
四、簡答題
26.簡述席爾瓦和漢森的學習風格分類.
答:席爾瓦和漢森認為存在4種基本的學習風格, 分別是
(1)感官-思考型(掌握型學習者)(2)感官-感受型(人際型學習者)(3)直覺-思考型(理解型學習者)(4)直覺-感受型(自我表達型)
27.簡述認知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答:(1)學習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造認知結構;(2)學習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
28.簡述精工策略的內涵.
答:(1)能幫助學習者將信息存儲到長時記憶中, 把新信息與頭腦中的舊信息建立聯系, 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學習策論.學習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聯結, 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造認知結構;(2)聯想法、做筆記、提問、生成性學習、利用已有知識
29.簡述皮亞杰的兒童道德發展階段.
答:(1)自我中心階段(2-5歲)(2)權威階段, 也稱他律階段(5-8歲)(3)可逆性階段,也稱自律階段(8-10歲)(4)公正階段(10-12歲)
30.簡述促進師生溝通的心理學原則.
答:(1)真誠 自由地表達真正的自己, 表現出開發和誠實, 表里如一, 真實可靠
(2)尊重與接納 相信學生是有價值的人, 并幫助學生相信自己的價值, 無條件接納學生有朝向更好方向發展的無限可能性.
(3)同理心 教師要放棄自己的價值參照系, 從學生的立場、利益、處境出發去把握其內心世界, 體驗和理解其內心世界, 并有效地將這些感受傳遞給學生.
五、論述題
31.請結合教學實際論述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
答:(1)有意義學習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2)其條件是:新學習的材料具有邏輯意義.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具有適當的觀念;學習者具有積極的學習心向和實際的學習行為.(3)漸進分化;綜合貫通.(4)有意義學習的重要教學應用是“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32.請結合實際論述如何如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答:(1) 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2)教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3)提供多種練習機會;(4)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加以論述.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移動端訪問:2011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