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9-26
574

三、簡答題
26.【參考答案】
(1)學校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和系統性;
(2)學校教育由專業教師來施教;
(3)基礎教育處在人的身心發展的關鍵年齡階段。
【其他能體現教育主導作用的表述,可酌情給分,例如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深刻等】
27.【參考答案】
(1)美育可以促進學生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形成,它對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擴大和加深他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進身心健康,促進體育。
28.【參考答案】
(1)提出了心理發展的文化歷史發展觀。
(2)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思想。
(3)主張教育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
(4)強調了“學習的最佳期限問題”。
(5)提出了智力發展的內化理論。
29.【參考答案】
(1)準確的示范與講解。
(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如明確練習目的,整體練習和分散練習相結合,克服高原現象等。
(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4)建立穩定清晰的運動感知。
四、材料分析題
30.【參考答案】
張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包括:
(1)實驗法。實驗法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使用儀器和設備,進行獨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的產生和變化,以獲得知識的教學方法。比如“首先要求同學動手做個實驗”。實驗法的基本要求:第一,實驗要有計劃,明確的目的和內容;第二,實驗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提出具體的操作要求;第三,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第四,實驗后,教師要對實驗進行總結。
(2)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教具等展示給學生看,指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張老師用右方示意圖顯示實驗結果”。
(3)討論法。討論法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成員圍繞某一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進行相互學習的一種方法。比如“接著張老師布置小組討論……”。
(4)講授法。講授的內容要有系統性、科學性、思想性、講清楚和突出重點;講授的語言要生動、形象、清晰;講授方式方法,要有啟發性。比如“在生物課上講解植物吸水的知識”“張老師總結說明植物吸水的原理”。
【學生給出兩種以上教學方法,并且能夠準確給出材料中相應的例句,同時至少對一種以上的教學方法具體解讀,可得滿分。如回答其他教學方法,能自圓其說,可酌情給分】
31.【參考答案】
答:(1)動機沖突是指在個體有目的的活動中,因目標的多樣性而出現相互排斥的動機,也叫心理沖突。動機沖突有四種類型,材料中曉雯的表現既有趨避沖突,也有雙趨沖突。
①趨避沖突,指當人們面臨一個選擇,其既有想要的好處,又有想要回避的顧慮時產生的沖突。材料中,曉雯的表現就是一種典型的趨避沖突,比如“競選班長,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擔心班級事務繁多影響自己的學習”;“學校舉行數學競賽,她渴望參加,卻又擔心無法完成教師教給他的創建班級環境規劃的任務”。
②雙趨沖突,指當人們面臨兩個同樣誘人的目的時,必須要舍棄一個時產生的沖突,比如材料中曉雯“既想成為一名音樂家又想成為一名心理學家”。
此外,動機沖突還有
③雙避沖突,指當人們面臨兩個同樣想要回避的目的時,必須要選擇一個時產生的沖突,比如進退維谷。
④多重趨避沖突,指當人們面臨的選擇本身,有多種積極的因素,同時也有多種顧慮時產生的沖突。
(2)對于曉雯的問題,作為班主任可以考慮如下做法:
①指導曉雯權衡利弊,明確學習生活目標。確立明確的目標能夠有效緩解甚至避免動機沖突。
②鼓勵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當曉雯選擇參加集體活動時,給予積極鼓勵
③調整學習動機。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率,動機水平過高,反而影響學習效率,班主任應指導小文確立適度的學習動機
④創建寬松的學校教育環境,強調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⑤與家長溝通,采用民主式的家庭教養方式,調整對小文的成績期望。
⑥幫助曉雯建立良好地同伴、同學關系。
【第一問,前兩條,有充分解讀,有材料中的相應例句,可得9分;后兩條3分;共12分。第二問,從學生自身、學校教育、家庭環境等內、外不同角度分析,有理有據,即可得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