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五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10-14
43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美國企圖沖出美洲走向世界的擴張主義綱領是( )。
A.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
B.《四國條約》
C.《九國公約》
D.《凡爾賽和約》
2.孔孟學說主要討論的是( )。
A.人與人的關系
B.人與自然的關系
C.國與國的關系
D.夷夏關系
3.“番菜爭推一品香,西洋風味睹先嘗。刀叉耀眼盆盤潔,我愛香檳酒一觴。”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現于( )。
A.明朝
B.清朝
C.民國
D.新中國
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在薪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為它( )。
A.確定了國家性質
B.確定了依法治國的方針
C.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D.規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總目標
5.對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看法,不正確的是( )。
A.是為了維護政治統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
B.本質上是封建文化專制
C.漢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現
D.儒家思想從此取得獨尊地位,對中國歷史產生巨大影響
6.下列朝代中,與秦朝最為相似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隋朝綜合了漢魏以來的官制,在中央確立了( )。
A.九品中正制
B.三省六部制
C.三公九卿制
D.議政王大臣會議
8.我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個盛世局面是( )時期。
A.貞觀之治
B.開元盛世
C.武則天統治
D.光武中興
9.在漢語中,“鼎”被作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應追溯到( )。
A.秦漢時期
B.戰國時期
C.春秋時期
D.商周時期
10.羅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 )。
A.是近現代西方法律的先驅
B.維護和鞏固了羅馬帝國的統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惡
D.給予自由民和奴隸以公民權
11.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設樞密院、御史臺和( )。 ‘
A.中書省
B.尚書省
C.宣政院
D.行省
12.下列中國古代科學文化成就中,由我國少數民族人民創造的是( )。
A.《齊民要術》
B.《四部醫典》
C.《論衡》
D.《天工開物》
13.在“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入一個短暫的春天,推動了中國經濟近代化。其積極作用表現在( )。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國主義的經濟擴張 ②促使新的政治力量發展壯大
③為民主革命新發展創造了條件 ④使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清朝時,雍正帝下令禁止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在近代打破這一禁令的是( )。
①《南京條約》 ②《黃埔條約》 ③《天津條約》 ④《望廈條約》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對近代中國部分著作和報刊中“民主”“共和”兩個關鍵詞出現的頻率進行統計發現,1893--1898年“民主”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共和”的頻率。這一現象反映了( )。
A.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人人心
B.維新變法思潮成為新思潮的主流
C.革命派不重視對共和思想的宣傳
D.頑固保守勢力阻礙新思想的傳播
1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際,梁啟超撰文寫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義呢?簡單說……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這反映出他認為辛亥革命( )。
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B.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D.擴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
17.以下戰役,從戰略意義上講,作用相同的是( )。
①薩拉托加大捷②斯大林格勒戰役③莫斯科戰役
④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⑤諾曼底登陸戰役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8.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瑪一首《翻身農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萬農奴翻身后的喜悅,歌詞中
“驅散烏云見太陽”指的是( )。
A.1949年新中國成立
B.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D.1953年土地改革完成 .
19.1953—1957年我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
展( )。
A.農業
B.交通運輸業
C.重工業
D.農業、商業
20.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共同之處是( )。
A.都推翻了君主專制王朝
B.革命中都處死了國王
C.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D.都推翻了殖民統治,取得了民族獨立
21.明治元勛大久保利通說:“大凡國之強弱,決定于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決定于物產之多
寡,而物產之多寡義起因于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這段話的治國思想是( )。
A.學習西方
B.鼓勵人民富起來
C.工業立國
D.文明開化
22.1929—1933年,一場空前的危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面對這場危機,美國實施羅斯
福新政。下列對美國政府“新政”所做的評價不準確的是( )。
A.加強了國家對社會經濟的調控能力
B.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C.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
D.徹底消除了美國經濟危機的根源
23.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聚會,協調三國對法西斯作戰。以下
不屬于雅爾塔會議商討議題的是( )。
A.戰后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
B.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
C.決定實施諾曼底登陸
D.戰后成立聯合國
2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利用高新技術成果
B.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C.發展新興產業
D.充分利用歐洲的資金扶持
25.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爭都在1990年塵埃落定。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殖民體
系最終崩潰的是( )。
A.阿爾及利亞的獨立
B.埃及獨立
C.埃塞俄比亞的獨立
D.納米比亞獨立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2分) 26.簡述美國獨立戰爭的局限性。(10分)
27.簡述課程計劃編制所需遵循的原則。(12分)
28.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是什么?(10分)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6分)
2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中國古代飲茶之風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葉已成為中原及周邊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無”的日常消費品,對宋代的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
材料一 西戎茶馬之市,自宋已然。蓋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ff以得馬。以草木之葉,易邊場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謝肇淛《盂雜俎》
材料二 蜀中舊使交子(紙幣),惟有茶山交易最為浩瀚。
——(宋)蘇轍《論蜀茶五害狀》
材料三 宋榷(專賣)茶之刺,擇要會之地,日江陵、日真州("3-蘇儀征)……初數戶,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晉人薈萃,五音雜語……輸之于邊,數倍利之,驟富焉。
——(宋)莊季裕《雞肋編》
材料四 (東京)朱雀門外除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物、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問題: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宋政府茶葉專賣的主要原因。(4分)
(2)據材料二、三、四和所學知識,分析茶葉貿易對宋代商品經濟的影響。(8分)
(3)茶坊、瓦肆等大量興起,乃宋代開創之新氣象。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宋代在城市商業布局、思想、文學等方面的新變化。(4分)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公平地來說,曹操對于當時的人民是有貢獻的,不僅有而且大;對于民族的發展和文化的發展是有貢獻的,不僅有而且大。在我看來,曹操在這些方面的貢獻,比起他同時代的人物來是最大的。例如諸葛亮是應該肯定的人物,但他所憑借的西蜀,在當時沒有遭到多大的破壞,而他所成就的規模比起曹操來要小得多。然而諸葛亮卻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問題:
(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郭沫若評價曹操的標準、指導思想和方法。(8分)
(2)關于歷史人物功過評價的方法有哪些?(7分)
31.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某位教師在講授“新航路的開辟”時,采用動態地圖的方式為學生展示迪亞士、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的航行路線,通過形象直觀的演示分別闡述了四位航海家的航行歷程,并讓學生參與演示,思考如果自己是其中的一位航海家,會選擇哪條航線。
問題:
(1)請簡要評價這位教師的做法。(7分)
(2)結合材料簡要分析教師該如何提高自身教學能力。(8分)
移動端訪問:初級中學《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