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9-18
40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l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教學《傅雷家書兩則》,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來思考并交流該課的難點問題。這屬于哪一種教學方法?( )
A.講授法
B.討論法
C.練習法
D.談話法
2.教學《詩經二首》前,教師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關于《詩經》的背景知識,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經》是中國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
B. 風、雅、頌是詩經的體裁,也是詩經作品分類的主要依據
C.《雅》分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宮廷樂歌,共l05篇
D.“頌”是土風、風謠,分《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3.教學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師推薦莫泊桑的其他作品以供大家課后閱讀。下列作品不適合推薦的是( )。
A.《麥琪的禮物》
B.《遺產》
C.《項鏈》
D.《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4.教學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時,教師發現有很多學生昏昏欲睡,于是立刻改變講授教學的上課方法,連續提了三個有梯度的問題,并告訴學生回答出來可以為平時的課堂表現加分,學生們頓時打起了精神,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教學方法設計的( )原則。
A.多樣性
B.靈活性
C.整體性
D.綜合性
5.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布置了以下作業,其中哪一項不能起到口語交際的訓練作用?( )。
A.三分鐘演講
B.編演課本劇
C.練習口頭作文
D.寫觀察日記
6.為了體現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制定了一些開放式的課外作業,如收聽收看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節目,記錄自己最關注的新聞;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語、諺語、春聯、民間故事;走上街頭,糾正街道兩旁的錯別字等,對該教學方式評價不恰當的是( )。
A.充分利用學生課外與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廣泛接觸的機會來學習語文
B.將學習的主體變為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C.作業設計形式多種多樣,能夠全面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D.有利于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7.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指出,同學們需要加強積累訓練,以下哪一行為是對積累訓練無益的?( )
A.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B.經常去圖書館查閱資料
C.大量地練習課后作業
D.堅持寫讀書筆記
8.教學諸葛亮的《出師表》,教師講解“恐托付不效”中出現了詞語的活用現象,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例子使用的是( )。
A.皆刑其長吏
B.當窗理云鬢
C.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D.春風又綠江南岸
9.教學杜牧的《赤壁》,教師推薦另外幾首詠史詩讓學生比較閱讀。下列作品不適合推薦的是( )。
A.李白的《塞下曲》
B.杜牧的《題烏江亭》
C.李商隱的《隋宮》
D.杜甫的《詠懷古跡》
10.教學《云南的歌會》之前,教師讓學生先看看這個單元的單元導語以及這篇課文開頭的閱讀介紹,以了解本文的相關背景知識。這在現代語文教材中屬于哪一個系統?( )
A.知識系統
B.課文系統
C.作業系統
D.助讀系統
11.在教師有了整體的教學設想后,一般都會有具體的教學步驟。以下哪一項不屬于教學步驟?( )。
A.導人新課
B.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C.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D.教學反思
12.以下作為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的教學難點最恰當的是( )。
A.積累優美的文言詞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B.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領會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精神
C.理解古代人物傳記的寫法及特點
D.理解有關文言詞語的含義
13.在學習新課嚴春友的《敬畏自然》之前,教師讓學生說說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的疑惑之處。這是下列哪種評價方式?( )
A.診斷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研究性評價
14.教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時,教師介紹了其他描寫送別的詩詞,下列詩詞不能作為例子使用的是( )。
A.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B.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C.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D.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15.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在古詩《過零丁洋》中,以下的朗讀節奏劃分,哪一項是錯誤的?( )
A.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B.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l6題20分,第17題20分,第18題25分,共65分)
閱讀材料。完成第l6~18題。
談生命
冰心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
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過了懸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境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
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有時候
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里,看見了夾岸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地流著,低低
地吟唱著,輕輕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心魂驚駭,疾風吹卷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只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 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這時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終于有一天,他選遠地望見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終結,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頭,她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大海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他也許長在平原上,巖石上,城墻上,只要他抬頭看見了天,啊!看見了天!他便伸出嫩葉來吸收空氣,承受陽光,在雨中吟唱,在風中跳舞。他也許受著大樹的蔭遮,也許受著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地掙脫了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秋風起了,他的葉子,由濃綠到緋紅,秋陽下他又有一番莊嚴燦爛,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后的寧靜和怡悅!終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風,把他的黃葉干枝,卷落吹抖,他無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
大地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葉。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我曾讀到一個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世界、國家和個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沒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課文導語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讀著這篇文章,你也許會感到生命正在“流動”,正在“生長”。
單元導語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描寫生命,謳歌生命,是文學永恒的主題。本單元的課文都是以生命為主題的散文,它們融進了作者對生命的獨特感受和深沉思索。閱讀這些散文,可以開闊視野,培養審美趣味和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欣賞散文要反復朗讀,認真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蘊;有些精美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讀成誦。
課后練習
(1)反復朗讀課文,品味關鍵語句,說說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
(2)文章用一江春水東流入海、一棵小樹長大葉落歸根來比喻一個人生命的全過程,并對人生的每一階段進行了形象的解說。反復朗讀、體味有關文段,按照原文的思路,試著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個快樂而痛苦的人生過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規定
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學生情況
九年級,班級人數50人。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視頻、音頻文件,能夠投影實物。
問題:
16.“生命是什么”與“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為什么對前者“不敢說”而對后者“能說”呢?
請根據文意或語境寫出你的理解。(20分)
17.根據上述材料,確定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20分)
18.請設計本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25分)
三、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l9題20分。第20題5分,第21題15 分,共40分)
閱讀兩位老師關于《孔乙己》的導入過程,完成第l9題。
教師A: “大家知道,偷就是竊,竊就是偷。同學們說對不對?(生:對)但有人說:竊不能算偷,(生:這個人沒有讀過書)不,他讀過十幾年書;你們的衣服大概三五天就要換洗吧,但有的人一件衣服似乎穿了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生:這不可能,穿在身上不舒服)但魯迅筆下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孔乙己。”
教師B:“據魯迅先生的朋友說,魯迅先生最喜歡的自己小說中的人物是孔乙己。魯迅先生為什么最喜歡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樣的鬼斧神工之筆來塑造這個苦人兒的形象的呢?你們認真讀課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說,古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的悲劇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劇,易卜生的悲劇是社會問題的悲劇,那么,魯迅寫孔乙己悲慘的一生,是命運的悲劇,性格的悲劇,還是社會問題的悲劇呢?我們學完課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
問題:
19.請對上述兩位老師的導入過程進行評析。(20分)
閱讀下面的學生習作,完成第20、21題。
外婆的自行車
①小時候,好像是在還沒搬家時,那時候父母工作都很忙,無瑕照料我。于是,接送我幼兒園放學的任務就落在了外婆的身上。外婆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從來都不會表達愛。然而她那一點一滴的細節,卻像一縷縷細流,交織在一起,滋潤了我的心房。
②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外婆那輛沉重破舊的自行車。如今的它,早已生銹,自行車的鏈子被歲月折磨得飽涇滄桑,銹跡斑斑的車架,仿佛在傾訴時間流逝之快。然而,10年前的它卻是那么嶄新,也是它栽著我和外婆一起度過了那快樂又短暫的童年。
③春天,萬物復蘇,初綻的花朵和嫩綠的小草,觸動著我好奇的心。每當聽到“嘎達嘎達”的聲
音時,我就會知道是外婆騎著她那輛自行車來了!于是,在路旁的花叢旁,經常會看到一老。少騎著自行車的身影。經常,外婆會突然停下來,用她那粗糙的大手牽起我細嫩的小手,走向花叢中,然后摘下一朵自認為最漂亮的花,戴在我的頭上,并且一個勁地稱贊我漂亮。我也會高興地自以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子,卻殊不知自己只是一只丑小鴨。然而,那朵花卻帶給我無限的自信。
④夏天,太陽惡毒地烤著大地,大地就像一個滾燙的火爐,讓人汗流浹背。每當這時,外婆就會甩一元錢給我買一根鹽水棒冰,滿足我小小的愿望。雖然,鹽水棒冰和現在不同口味的冷飲比起來簡直不算什么。但是,那時當我手中拿著一根棒冰時,看到別人羨慕的目光時,我的心中是那么自豪一一為我有這樣一個外婆為榮。我總是會一邊舔著鹽水棒冰,一邊聽著外婆自行車那熟悉
而親切的“嘎達嘎達”聲,夏天的燥熱早已不復存在。
⑤秋天,天已轉涼,樹上的落葉簌簌地落下,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黃蝴蝶。秋天也是一個易感冒的時節,那時的我體弱多病,每到秋天都要生病咳嗽。于是,外婆的自行車后座上也不知不覺問多出了一塊毛茸茸的墊子,熱融融的暖流徑直貫穿了全身,溫暖了我的心房。不知為什么,從此以后每到秋天我就再也不感冒了。身體已比以前健壯很多。
⑥冬天,呼嘯的西北風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子。我的手也常常因此變得十分干燥,裂出一道道裂痕來。這時的外婆,便會用她那溫暖的大手包裹著我冰冷的小手。因為是在自行車上,外婆也不忘。叮囑我把手放進她的口袋中取暖(我衣服沒口袋)。至今我還記得,外婆口袋里的溫度,真的,比熱水袋還要暖和。
⑦就這樣,外婆的自行車載著我走過了無數的春秋。現在,自行車破舊了,外婆老了,我長大了。但是,外婆的自行車在我的心中永遠是那么嶄新,就像10年前的她一樣。
問題:
20.請從第①②段中找出兩個錯別字,從第⑥段中找出一處病句,并分別改正。(5分)
21.請對該作文作簡要評析并給出修改意見。(15分)
移動端訪問:初級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