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8-27
395

15、已知:斷裂下列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H-H436kJ/mol;F-Fl53kJ/mol;H-F565kJ/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2與F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 (g)+F2 (g)=====2HF(g)△AH=-541kJ
B.2LHF氖體分解成lLH2和lLF2吸收541kJ的熱量
C.在相同條件下,lmolH2與lmolF2的能量總和大于2molHF氣體的能量
D.1molH2與1molF2反應生成2mol液態HF放出熱量小于541kJ
16、初中化學教學活動的四個組成要素是( )。
?、俳處煝趯W生③教學內容
?、芙虒W手段⑤教學方法⑥教學物質條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⑥
17、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常溫下,1L0.1mool·L-1的NH4N03溶液中氮原子數為0.2NA
B.1mol羥基中電子數為10NA
C.在反應IO3+5I-+6H+=====3I2+3H20中,每生成3molI2轉移的電子數為6NA
D.常溫常壓下,22.4L乙烯中C-H鍵數為4NA
18、下列指標用于表示一組數據離散程度的是( )。
A.標準差
B.標準分
C.算術平均數
D.區分度
19、在課上,教師不僅描述化學事實,而且對化學事實進行深入分析和論證,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這種方法是( )。
A.講述法
B.講解法
C.講演法
D.談話法
20、下列不屬于化學教學板書的設計原則的是( )。
A.體現教學核心內容,緊扣教學目標
B.做好版面設計,注意工整美觀
C.條理性和系統性相結合
D.保證教學內容的詳實性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1、心理學上,一般把概念定義為“符合所代表的具有共同關鍵特征的一類事物或性質”。大多數概念都包含四個方面:概念名稱、概念定義、概念例證和概念屬性。以“置換反應”這一概念為例,進行概念分析。
22、舉例說明如何衡量一個化學實驗問題有無探究價值。
三、診斷題(本大題1小題,10分)
23、某教師在一次階段測驗中,設計了如下試題考查學生。
集氣瓶中盛有氮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體積比為4:1),采用燃燒法除去氧氣而得到較純凈的氮氣時,最好采用的物質是( )。
A.鐵
B.紅磷
C.木炭
D.硫黃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題目的正確答案是__________,解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分析造成學生解題錯誤的可能的原因。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25分)
24、在學習“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現象和物質性質的關系,一位教師設計了如下教學情境:
(1)提出問題。教師提出問題:放在同一平面上的兩支蠟燭,一高一低,點燃以后,用透明玻璃罩罩住兩支蠟燭,哪一支蠟燭先熄滅?為什么?
(2)學生就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3)實驗探究。
(4)根據實驗現象繼續討論,得出結論。
(5)后續思考。
問題:
(1)如果你是這位教師,請分別介紹一下,你將如何調控、處理(1)(2)(3)(4)中描述的場面。
(2)如果你是這位教師,你將如何給學生設計后續思考?
五、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5分)
25、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教學設計。
材料l:《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內容:“認識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p>
材料2: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目錄(略)
材料3:教材《化學》(九年級上冊)“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一課的內容(略)。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試確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試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中學化學實驗的主要類型有哪些?比較各種分類方法的特點。
(4)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以及實驗后學生的比較歸納,都離不開教師語言上的指導和引導,請你談一談教學語言的基本特點和要求。
(5)板書是在講授過程中按步驟、分階段地把教學信息呈現在黑板上。板書的內容主要包括什么?請為本節課的第一課時設計一板書。
移動端訪問: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