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試卷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7-28
33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被公認為第一本現(xiàn)代教育學著作,書中赫爾巴特強調(diào)必須有“一種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學,有科學與思考力”并與相鄰學科取長補短。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民主主義與教育》
D.《康德論教育》
2.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發(fā)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即( )。
A.教育
B.教學
C.德育
D.智育
3.“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經(jīng)濟,教育的消費是明顯的消費潛在的生產(chǎn),是有限的消費擴大的生產(chǎn),是今日的消費明日的生產(chǎn)”;這一認識表明現(xiàn)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A.科學性
B.價值性
C.生產(chǎn)性
D.未來性
4.兒童身心發(fā)展有高速發(fā)展期,某一時期特別迅速而其他階段相對平穩(wěn),這一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兒童身心發(fā)展的( )特征。
A.不平衡性
B.順序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5.教育者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對象的智慧水平為目標的教育稱為(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體育
6.( )是最自覺、清醒地論證了直接經(jīng)驗在個人成長中的意義,并將兒童個體的直接經(jīng)驗加以規(guī)范和具體化為課程并且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納
D.杜威
7.與啟發(fā)性原則在教學中貫徹要求不符的是( )。
A.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B.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C.嚴格遵守職業(yè)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師生關系
8.關于考試焦慮癥的處理,以下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
A.考試焦慮癥必要時可以心理治療配合抗焦慮的藥物來處理
B.學業(yè)壓力和考試焦慮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令考試焦慮癥越來越嚴重
C.考試焦慮癥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學生內(nèi)部的壓力,所以只要處理好學生的心態(tài)和觀念就可以了
D.系統(tǒng)脫敏法是治療考試焦慮癥的方法之一
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務是( )。
A.組建良好的班集體
B.促進班集體成員的全面發(fā)展
C.指導本班班委、共青團組織工作
D.評定學生操行
10.在對學習材料理解的基礎上,依據(jù)學習材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而進行的記憶是( )。
A.有意記憶
B.無意記憶
C.意義記憶
D.機械記憶
11.( )強調(diào)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jié)構(gòu)的重要性,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jié)構(gòu)的一般理解。
A.斯金納
B.布魯納
C.苛勒
D.加涅
12.根據(jù)成就動機理論,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選擇的任務的成功概率為( )。
A.25%
B.50%
C.75%
D.100%
13.下面的四個成語或俗語中有一句說的就是典型的正遷移現(xiàn)象( )。
A.舉一反三
B.聰明過人
C.思維敏捷
D.物以類聚
14.下列屬于資源管理策略的是( )。
A.計劃策略
B.監(jiān)視策略
C.社會資源利用策略
D.調(diào)節(jié)策略
1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反應的情緒狀況是( )。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焦慮
16.在教育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對整個教育活動起指導作用的是( )。
A.教育內(nèi)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組織形式
17.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 )。
A.學習能力
B.應用能力
C.操作能力
D.創(chuàng)新能力
18.“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明教師的工作具有( )的特點。
A.教育性
B.長期性
C.示范性
D.創(chuàng)造性
19.觀察學習德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皮亞杰
B.贊可夫
C.班杜拉
D.科爾伯格
20.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是強調(diào)( )的重要性。
A.說理教育法
B.榜樣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養(yǎng)法
21.德育過程的基礎是( )。
A.提高品德認識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發(fā)品德動機
D.組織學生活動和交往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義務教育與普及教育是一個等同的概念。
23.素質(zhì)教育就是要學生什么都學,什么都學好。
24.設計“組織者”的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定點,所以組織者一定呈現(xiàn)在要學習的材料之間。
25.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由建構(gòu)主義者提出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l0分,共40分)
26.德育過程中怎樣貫徹導向性原則?
27.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jù)有哪些?
28.良好的班集體具有什么樣的教育作用?
29.意義學習的實質(zhì)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某中學的于老師作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經(jīng)常感到分身乏術,真希望有個助手能夠幫助自己。有一天,于老師突然想到,能不能讓學生來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特權(quán)”呢?于是決定試一試。經(jīng)過認真考慮,于老師決定選擇平時在班上威信較高的班干部鄭莉莉作為第一個試驗對象。一天課后,于老師找到鄭莉莉同學作了一次長談,說明了自己的設想,也談了老師對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會會議上,于老師向全班同學宣布了自己的計劃:下一周,由鄭莉莉同學當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課老師,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鄭老師”主持。
問題:
請運用所學過的有關班主任工作的知識,對于老師的這一做法作出理論分析。
31.下面是一位14歲男生的日記摘抄,試分析日記內(nèi)容反映的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點。大人們常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他們并不了解我們。不到兩年,我長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見,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還是個孩子,逛公園、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媽媽還是像過去一樣,拉著我的手,生怕我會走丟似的。要是被同學看見了,真是丟死人了。更讓我苦惱的是,媽媽總是事無巨細地管著我,每天騎車上學,媽媽總是不斷地嘮叨:“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業(yè),剛打開電視想看看體育新聞,媽媽又會問:“作業(yè)做完了嗎?早點休息,明天一大早還得上學呢!”運動鞋想買阿迪達斯的,媽媽卻非要買耐克的……走進教室,我總覺得有幾十雙眼睛在盯著我,跟女同學打個招呼會感到臉紅心跳;一次考試取得好成績會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會垂頭喪氣;為了一個小問題,會與同學爭得面紅耳赤;當答不出老師的提問時,又會覺得羞愧難當……
在同學的眼中,我?guī)泦?在老師和同學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好學生嗎?……盡管有這么多煩惱,父母卻渾然不知,有時候想和他們交流,但又總覺得有些難以啟齒。真不知道該向誰訴說。仔細觀察班上其他同學,雖然他們表面上顯得若無其事,但似乎又都與我有同樣的問題、困惑和迷茫……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試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