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7-25
422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鉛球投擲落地區標志線應用寬5厘米的線標出,標志線的內沿延長線的夾角為34.92。
2.A[解析]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步數為8——12步,前段跑直線,后段跑弧線,用離橫桿較遠的腿起跳。
3.C[解析]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節奏與呼吸的節奏相配合。以鼻呼吸為主,以嘴呼吸為輔。
4.D[解析]手計時的成績換算成電子計時,成績一般會慢0.2秒。
5.B[解析]略。
6.B[解析]略。
7.C[解析]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步數為8--12步,前段跑直線,后段跑弧線,用離橫桿較遠的腿起跳。
8.B[解析]落地區標志線應用寬5厘米的線標出,標志線的內沿延長線的夾角為34.92。
9.C[解析]美國籃球職業聯賽中,總決賽采用2—3—2賽制。
10.A [解析]肩肘倒立時保護者站在練習者的側方,兩手握住練習者的腿上提,必要時,可用膝蓋項其臂部,使其充分伸直。
11.B[解析]略。
12.C[解析]平均步頻4步/秒,假設平均步長2米,總長度為l00米,也就是說這個人每秒的速度是8米/秒。假設這個人在每秒鐘8米的速度奔跑用了x秒,8米*x秒一l00米,故x=12.5秒。
13.C[解析]略。
14.C[解析]能量的來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營養成分進入細胞最終轉化為葡萄糖,動物細胞再通過呼吸作用將貯藏葡萄糖中的能量釋放出來,除了一部分轉化為熱能外,其余的貯存在ATP中,人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所需要的能量來自ATP。
15.B[解析]人體速度素質發展的敏感期為10一13歲。
16.C[解析]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骨折的特有體征有畸形、異常活動、骨檫音或骨檫感。脫位是指組成關節的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應關系,體征有異常活動、骨檫音或骨檫感。脫位沒有畸形。
17.D[解析]略。
18.D[解析]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及代謝過程,有助于損傷組織的修復及痙攣的緩解。
19.C[解析]肌肉收縮是運動的動力。
20.A[解析]由一列橫隊變成二列橫隊時,應先1—2報數。
21.C[解析]柔韌素質練習的基本方法包括動力拉伸法和靜力拉伸法。
22.C[解析]前滾翻頭部接觸墊子的部位是后腦。
23.B[解析]略。
24.B[解析]賽前6小時高糖膳食。賽前2—4小時補糖。
25.B[解析]影響爆發力的因素是:力量、距離和時間。
26.C[解析]顧拜旦在第五屆奧運會上發表了他的著名詩作《體育頌》。
27.A[解析]略。
28.B[解析]影響投擲遠度的因素有:(1)出手的初速度。根據斜拋運動原理,當出手角一定時,出手速度越大,器械飛進的距離越遠;(2)適宜的出手角度;(3)出手高度。在初速度一定和出手角度適宜的情況下,增大出手高度對增大投擲距離有一定影響;(4)空氣阻力。
29.C[解析]跳遠的空中動作包括蹲踞式、走步式和挺身式。
30.D[解析]運動中或運動后出現一側肢體麻木,動作不靈,伴有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這種運動性應激綜合征通常是由腦血管痙攣引起的。
31.D[解析]略。
32.B[解析]對于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主要是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課堂教學兩個方面進行的綜合評價。
33.A [解析]運動性猝死的原因可以分為心源性和腦源性。尤以心源性猝死最為多見,約占61.6%—84.4%。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病因包括冠心病、主動脈畸形、先天性心臟病等。
34.C[解析]米拉(Mill)氏試驗——伸肌腱牽拉試驗,是診斷和治療網球肘的方法。
35.B[解析]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認識事物的規律,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人體機能適應性規律,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是體育教學的理論依據。
二、簡答題
36.[參考答案](1)加強思想教育。
(2)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3)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4)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
(5)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
(6)加強醫務監督工作。
37.[參考答案](1)探索性
學校體育科研是以揭示未知為目的的探索過程,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研究活動。學校體育工作要想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必須進行認真的研究與探索。
(2)創造性
學校體育科研的創造性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體現:概念與觀點上的創新,通過研究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或對原有的理論進行補充或發展;方法上的創新,創造出一些新的方法、新的技術;應用上的創新,把原有理論和方法或者新出現的理論和方法,應用到某個領域,或某個研究項目中。
(3)繼承性
學校體育科研的價值在于創造,但是,任何創造都離不開對前人成果的繼承,沒有繼承就不會有創造。
(4)多學科
學校體育科研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種學科。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依靠單一的體育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和各種先進技術手段。
38.[參考答案]制定體育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要求:(1)明確性;(2)整體性;(3)彈性。體育教學目標的彈性包含三層含義:一是體現差異性;二是體現靈活性;三是局限性。注意事項:要有準確的時間觀點;要有條件的觀點;要有全面的觀點;目標具體清晰
三、案例分析題
39.[參考答案](1)“山羊分腿騰躍”重點在于助跑有節奏,踏跳時機準確,推手有力;難點在于雙腳踏跳過“山羊”。其動作要領為:加速助跑,雙腳踏跳,身體騰起后,兩臂前伸撐箱,提臀分腿,兩手迅速推離跳箱使身體向前上方騰越器械,兩臂斜上舉,挺身,兩腿制動,接著并攏,雙腳落地時屈膝緩沖至直立。
(2)錯誤之處:該教師的保護站位錯誤。
建議:保護者應注意自己的站位,一般站在既有利于保護練習者又不妨礙練習者做動作的地方。保護者的站位應選擇在練習者落地的一側,當練習者落地時,一手扶腹,一手扶背。保護者采用的姿勢應是兩腳開立,兩膝微屈,這樣既能用力,又便于移動。
40.[參考答案]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爭強好勝、自制力差的青春期,在體育教學特別是在對抗性比賽中,極易發生碰撞進而引發沖突。
針對此類事件,作為體育教師應該:①要以嚴肅的態度制止學生的此類行為,并給予嚴肅的批評教育,以平息事態;②問清原因,不盲目地將錯誤歸于某一學生。針對學生頂撞問題,冷靜對待,待課后與班主任共同開展耐心教育;③讓當事人退出練習場地或者分開進行教學活動,避免再次發生摩擦;④采取有效手段,轉移其他學生的注意力。
四、教學設計題
41.[參考答案]